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典谒的意思、典谒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典谒的解釋

(1).掌管賓客請見的傳達和接待事務。《禮記·曲禮下》:“問士之子,長,曰能典謁矣;幼,曰未能典謁也。” 孔穎達 疏:“謁,請也。士之子,年數長,則言能主賓客告請之事;幼,則言未能也。” 明 梅鼎祚 《昆侖奴》第一折:“這幾日病起入朝,方纔歸府。牙門官,有客見訪,好生典謁。”

(2).掌管賓客請見事務的小官。《韓非子·亡徵》:“後妻賤而婢妾貴,太子卑而庶子尊,相室輕而典謁重,如此則内外乖,内外乖者,可亡也。” 陳奇猷 集釋引 太田方 曰:“典謁,主賓客請謁之事者。”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海叙不遇》:“ 劉魯風 , 江西 投謁所知,頗為典謁所沮。” 清 趙翼 《郡城菊事甚盛》詩:“到門不復煩典謁,直入吓煞雙鬟鴉。”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典谒"是中國古代職官制度中的專有名詞,其核心含義指代掌管賓客接待事務的禮儀官員。該詞由"典"(掌管)和"谒"(拜見)兩個語素構成,最早可追溯至《周禮·天官·冢宰》記載的"典谒掌賓客之禮籍"制度。

從詞義演變的曆時性角度分析,該詞包含三層内涵:

  1. 接待職能:作為專職負責接待諸侯、使臣的官員,需精通《儀禮》規定的九賓之禮,按《禮記·王制》要求完成"迎送、陳設、饋贈"三重儀程
  2. 文書管理:根據漢代鄭玄注疏,典谒需掌管"賓客名籍",即外交往來文書的登記存檔,這一職能在《唐六典》中發展為鴻胪寺的"主簿"職位
  3. 禮儀監督:宋代職官考課制度規定,典谒需确保"進退揖讓皆中規矩",對違反禮儀者具有糾舉權,相關記載見《宋史·職官志》

現代漢語研究中,王力《古代漢語詞典》将其釋義延伸為"主理接待事務的代稱",該詞在當代多用于曆史文獻研究領域。需要注意的是,在《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中未收錄該詞條,說明其屬于專業古漢語詞彙範疇。

網絡擴展解釋

“典谒”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

一、指掌管賓客請見的傳達和接待事務

  1. 基本職能
    典谒在古代禮儀制度中負責賓客的通報、接待及安排事務,常見于官府或貴族府邸。例如《禮記·曲禮下》提到士之子成年後“能典谒”,即具備處理賓客事務的能力。

  2. 文獻例證

    • 《韓非子·亡徵》提到“相室輕而典谒重”,說明其職位重要性。
    • 明代梅鼎祚的《昆侖奴》中也有“牙門官,有客見訪,好生典谒”的用法。

二、指擔任此職務的官員

  1. 官職性質
    典谒也指具體負責賓客接待的小官,常見于秦漢至五代時期的官制。例如《唐摭言》記載劉魯風因被“典谒所沮”而未能成功拜谒。

  2. 曆史實例

    • 秦代設有“谒者”一職,漢初劉邦曾派典谒官隨何遊說英布投降。
    • 五代時期,典谒在府邸中多由年輕幹練者擔任,如潘美曾“隸府中典谒”。

補充說明

建議結合《禮記》《韓非子》等古籍原文進一步理解其曆史語境。

别人正在浏覽...

黯紅白綸半休柸治冰絲絃側注長江鸱張鼠伏吹動楚鉗等身著作二鼓負绁高架橋貫木孤背龜足含薰閣貨賈建曆佳事挾養傑丈夫經明行修韲器舊治軍界科決曠邁冷冽鄰人笛羅霄山麼眇門向魔物拿解南榜排閤旁說旁死霸陪費品概婆娘清直屈辨趣步冉遺日莫途遠榮諧伉俪入鄉問俗山漢折巾郭麝香缡十箭市聲酸味踏戽文會歙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