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指 汉高祖 与 汉世祖 光武帝 。《文选·班固<典引>》:“然后宣二祖之重光,袭四宗之缉熙。” 蔡邕 注:“ 高祖 、 光武 为二祖。”《文选·张衡<东京赋>》:“瞻仰二祖,厥庸孔肆。” 张铣 注:“二祖, 高祖 光武 也。” 北魏 崔鸿 《十六国春秋·前赵·刘宣》:“每读《汉书》 萧何 邓禹 传,未尝不反覆咏之曰:‘大丈夫若遭二祖,终不令两公独擅美于前矣。’”
(2).指 晋太祖 文帝 司马昭 与 晋世祖 武帝 司马炎 。《文选·陆机<答贾长渊>》:“惟公太宰,光翼二祖。” 李善 注引 臧荣绪 《晋书》:“ 晋太祖 为大将军,以 贾充 为司马右长史,及 世祖 受禪,转太宰。”《文选·干宝<晋纪总论>》:“二祖逼禪代之期,不暇待三分八百之会也。” 张铣 注:“二祖谓 太祖 文皇帝 , 代祖 武皇帝 。”
(3).指 唐高宗 与 玄宗 。《新唐书·李德裕传》:“ 高宗 时 刘道合 玄宗 时 孙甄生 皆能作黄金,二祖不之服,岂非以宗庙为重乎?”
(4).指曾祖父与祖父。《文选·曹植<王仲宣诔>》:“自君二祖,为光为龙。” 吕向 注:“ 粲 曾祖 袭 ,祖 畅 ,皆为 汉 三公。”
(5).佛家指 中国 禅宗第二代祖师 慧可 。《景德传灯录·僧那禅师》:“会二祖説法,与同志十人投祖出家。” 张遵骝 《隋唐五代佛教大事年表·公元五九三年》:“禪宗二祖 慧可 卒。”
“二祖”是一个多义词,具体含义需结合语境判断,主要包含以下解释:
汉代开国与中兴之祖
指汉高祖刘邦和汉世祖(光武帝)刘秀,常用于强调两代帝王对汉朝的奠基与复兴作用。例如《文选》中多次提及“二祖”指此二人。
晋代奠基者
指晋太祖司马昭(文帝)与晋世祖司马炎(武帝)。司马昭奠定晋朝基业,司马炎完成统一,如陆机《答贾长渊》中“光翼二祖”即指此二人。
唐代高宗与玄宗
唐高宗李治和唐玄宗李隆基,两人在位期间分别为唐代的鼎盛期之一(如贞观遗风、开元盛世),但《新唐书》中也提到他们对炼丹术的谨慎态度。
禅宗第二代祖师
特指中国禅宗第二代祖师慧可,继承达摩衣钵,属佛教领域专用称谓。
家族辈分
指曾祖父与祖父两代人,如曹植《王仲宣诔》中“二祖”即指王粲的曾祖王袭与祖父王畅。
提示:以上为精简释义,若需完整文献出处或扩展内容,可参考、3、4、6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