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形容飄泊無定。 三國 魏 曹植 《九愁賦》:“竄江介之曠野,獨渺渺而汎舟,思孤客之可悲,愍予身之翩翔。”
(2).猶飛翔。 清 張佩綸 《論閨秀》詩之十八:“晨風借翰試翩翔,一掬生新緑菜香。”
“翩翔”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形容漂泊無定
該義項源自三國時期曹植的《九愁賦》:“竄江介之曠野,獨渺渺而汎舟,思孤客之可悲,愍予身之翩翔。”這裡“翩翔”通過孤舟漂泊的意象,表達了身世飄零、居無定所的哀愁。
形容輕盈飛翔
清代張佩綸在《論閨秀》中寫道:“晨風借翰試翩翔,一掬生新緑菜香。”此處以飛鳥展翅的輕盈姿态,比喻動作的流暢與優雅。
“翩”本義為輕快飛舞(如“翩若驚鴻”),“翔”指盤旋飛翔,組合後強化了動态美感。早期多用于文學作品中,現代使用頻率較低,但仍見于詩歌或抒情文本。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典》或《查字典》的詳細釋義。
《翩翔》是一個表示飛翔、飛舞的動作的詞語,形容動作輕盈飄逸、優雅自由。它來自于中國古代的文學作品,用以形容鳥兒飛翔的動作。
根據部首的拆分,詞語“翩翔”可以分為兩個部分:“⼥”部和“⽥”部。其中,“⼥”是女性的部首,它象征鳥兒的形态;“⽥”是田字底部的部首,意味着平原。整個詞語的筆畫數為12畫。
在繁體中,“翩翔”的寫法為“飄翔”。
古代漢字的寫法常常有變化,在古時候,“翩翔”的寫法為“飜翔”,用的是繁體字的寫法。
1. 那隻鷹展翅高飛,翩翔于蔚藍的天空中。
2. 蝴蝶在花叢中翩翔,綻放出美麗的舞姿。
3. 遊泳選手躍出水面,翩翔一般的姿勢讓人贊歎不已。
1. 翩然:指動作輕盈、柔和。
2. 翩跹:形容舞蹈動作輕盈華美。
3. 翩飛:形容鳥兒飛翔的動作輕巧靈活。
舞動、飛舞、飄揚
沉重、笨拙、呆闆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