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辭。《景德傳燈錄·通禅師》:“雖然如此,再三不容推免。”
“推免”一詞在不同語境下有雙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推免,全稱“推薦免試研究生”,是中國高等教育中針對優秀本科生的一種升學機制。符合條件的學生無需參加全國碩士研究生統一考試,可直接進入研究生階段學習。
推免在古漢語中意為“推辭、拒絕”,例如《景德傳燈錄》中記載:“再三不容推免”。此用法在現代口語和書面語中已較為罕見,更多出現在文學或曆史文獻中。
現代語境下的“推免”主要指研究生推薦免試制度,是高校選拔人才的重要途徑;而作為古漢語詞彙時則表示推辭。具體含義需結合上下文判斷。
推免是指在招生錄取中不參加考試而通過推薦的方式獲得入學資格的行為。通常是指推薦優秀的學生免去參加入學考試的環節,直接錄取到高等學府或者職業院校。
《推免》這個詞的部首拆分是“扌”和“免”,部首扌表示這個字屬于手部類的漢字,而免則是表示“豕”的變形,代表人免除的意思。該詞的總筆畫數為10畫。
《推免》一詞最早來源于《論語·陽貨》中的“陽貨欲使民敬忠以聽事,若耳目之于頭足然。今推而行之。”意為推崇并傳播。在繁體字中,《推免》為「推免」。
在古代寫法中,《推免》一詞的寫法有一些變化。例如,在戰國時代的金文中,「推」字的形狀是“扌兄”組合,而在商代的甲骨文中,「推」字的形狀是“扌乃”,可以看出字形有一些變化。
例句:推免政策為優秀學生提供了更多的機會。
組詞:推選、推廣、免試、免除
近義詞:推薦、選拔
反義詞:參加考試、普通錄取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