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三複的意思、三複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三複的解釋

猶言三遍。《新唐書·忠義傳中·張巡》:“讀書不過三復,終身不忘。”

謂反複誦讀。 晉 陶潛 《答龐參軍》詩序:“三復來貺,欲罷不能。” 唐 李白 《任城寺大鐘銘》:“天書褒榮,輝之簡牘,稽首三復,子孫其傳。” 金 宇文虛中 《姑蘇滕惇禮榜所居閣曰齋心》詩:“老夫未涉天遊趣,三復《南華》第四篇。” 董6*6*武 《我國抗戰四周年之民主政治》:“‘以身教者從,以言教者訟。’這兩句古語,值得政府當局三複的。”參見“ 三復白圭 ”。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三複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三複”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解析:

一、基本釋義

  1. 字面含義
    指“三遍”或“多次重複”,強調反複的行為。例如《新唐書·張巡傳》提到“讀書不過三複,終身不忘”,說明反複誦讀可加深記憶。

  2. 引申含義
    常表示對文字、話語的反複誦讀或思考。如陶潛《答龐參軍》詩序中“三複來贶,欲罷不能”,體現對他人來信的珍視與反複品味。


二、應用場景

  1. 古代文學
    多用于描述對經典文獻的研讀,如李白《任城寺大鐘銘》中“稽首三複,子孫其傳”,強調對重要文本的傳承性誦讀。

  2. 現代語境
    現代漢語中仍保留其引申義,如董必武曾引用古語“以身教者從,以言教者訟”,并建議“值得政府當局三複”,暗含需反複思考以自省。


三、相關詞彙


四、權威來源辨析

綜合多個高權威性網頁(如、4、6)可知,“三複”核心含義為“反複多次”,需結合語境判斷具體指向。低權威性網頁(如、5)雖表述簡略,但未偏離核心定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三複

三複,是一個漢字詞語,由三個漢字組成。下面将對該詞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進行介紹。

拆分部首和筆畫

三複由“三”和“複”兩個漢字組成。其中,“三”的拆分部首為“一”,共有3筆;“複”的拆分部首為“複”,共有11筆。

來源

“三複”這個詞源于中國文化中的“三複白圭之志”。最早見于《莊子·外篇·大宗師》一文中,雖然文中并未明确解釋該詞的含義,但後來逐漸被引申為悔過、反思和重整旗鼓之意。

繁體

在繁體字中,“三複”是「三複」。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寫法中,漢字“三”曾存在多種不同寫法,如「叁」、「參」等。而“複”字則保持較為一緻。

例句

1. 面對錯誤,我們應該進行三複,不斷檢讨自己。
2. 他經曆了一次又一次的三複,最終取得了成功。

組詞

三複沒有明确的常用組詞,但可以根據上下文的需要,與其他詞彙進行搭配,形成新的短語或句子,以表達相應的意思。

近義詞

三思、三省、三思而行、悔過

反義詞

不複、不思悔過、墨守成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