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人的訓誡。 唐 崔行功 《贈太師魯國孔宣碑》:“ 墨 檢前蹤, 莊 放遺轍。於昭遐訓,允歸聖烈。”
“遐訓”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前人的訓誡,主要出現在古代文獻中。以下是詳細解釋:
“遐訓”指前人流傳下來的教誨或訓誡,強調曆史經驗對後世的指導意義。例如唐代崔行功在碑文中提到“於昭遐訓,允歸聖烈”,意為通過遵循先賢的訓導,成就聖人的功業。
唐代崔行功的《贈太師魯國孔宣碑》是最早使用該詞的文獻之一,其中“遐訓”明确指向曆史先賢的教導。
若需引用該詞,建議以《漢典》等權威古籍解釋(即“前人的訓誡”)為準。其他引申義需結合具體語境謹慎使用。
《遐訓》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遠遠地告訴或傳達。通常用來形容消息、信息遠遠地傳達到某個地方。
《遐訓》的拆分部首是辶(辵)和讠,部首的位置在左邊。它所包含的總筆畫數是15個。
《遐訓》這個詞的來源較為晚近,可能在近代古漢語中出現。它的構成是将動詞“遐”和名詞“訓”組合而成,形成了一個新詞彙。
《遐訓》的繁體形式為「遐訓」。
根據我所查到的資料,我無法找到《遐訓》這個詞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這可能是因為這個詞的出現較晚,沒有在古代漢字文獻中留下記錄。
1. 戰場上的消息是通過旗語和信使的遐訓傳達的。
2. 他們用鳥信的遐訓告訴了我一個重要的消息。
1. 遐訓遞:指通過遙遠的傳達方式将消息遞送到指定地方。
2. 遐訓人:指進行遙遠傳達的人,如信使或情報員。
傳訊、傳達、傳遞、報信、告知。
近距離、親自告訴、當面傳達。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