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鵬蜩的意思、鵬蜩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鵬蜩的解釋

鵬鳥和知了。比喻大小懸殊之二物。 唐 孫嘉之 《對書史百家策》:“ 孫武 絢其韜略, 蒙叟 混其鵬蜩。” 宋 司馬光 《到并州已複數月率爾成詩》:“鵬蜩定有分,不若寸心灰。”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鵬蜩”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péng tiáo,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解釋:

  1. 基本詞義
    由“鵬”和“蜩”兩字組成:

    • 鵬:傳說中的大鳥,出自《莊子·逍遙遊》,象征宏大、高遠;
    • 蜩:即知了(蟬),比喻渺小或短暫之物。
      組合後比喻兩種事物在體量、境界或存在狀态上懸殊極大,例如“鲲鵬與蜩鸠”的經典對比。
  2. 用法與出處
    該詞多見于古代詩文,如:

    • 唐代孫嘉之《對書史百家策》中:“孫武絢其韬略,蒙叟混其鵬蜩”;
    • 宋代司馬光《到并州已複數月率爾成詩》:“鵬蜩定有分,不若寸心灰”。
      這些詩句通過對比鵬與蜩,表達對命運差異或事物本質懸殊的感慨。
  3. 延伸意義
    除字面的大小之别,還可引申為境界高低、志向遠近的差異,暗含道家思想中“大小相對”的哲學觀,類似《莊子》中“小大之辯”的讨論。

  4. 現代使用
    當代語境中較少見,多用于文學或學術讨論,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比喻或象征意義。

如需進一步了解相關詩句或詞語組合,可參考古代詩文注釋或《漢語大詞典》等權威辭書。

網絡擴展解釋二

詞義和來源

《鵬蜩》是一個漢語詞彙,形容事物的偉大和不同尋常。它源自于《莊子·齊物論》這篇古代哲學著作。在其中,莊子用鵬和蜩的形象來比喻自然界中不同尋常的事物。

拆分部首和筆畫

《鵬蜩》這個詞可以拆分為兩個部首:鳥和蟲。其中,鳥部首的拼音是“niao”(鳥),蟲部首的拼音是“chong”(蟲)。詞語《鵬蜩》共有16個筆畫。

繁體

《鵬蜩》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鵬蜩」。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變化。《鵬蜩》這個詞在古時候的寫法可能略有不同。然而,具體的古代寫法需要根據時代和文獻的不同而有所變化,所以難以給出确定的古代寫法。

例句

以下是幾個使用《鵬蜩》這個詞的例句:

  1. 他的創造力像是一隻鵬蜩,超越了常人的想象。
  2. 這部電影被譽為電影史上的鵬蜩,帶給觀衆無與倫比的震撼。
  3. 他的成功經曆是一次真正的鵬蜩之舉,展示了他的非凡才華。

組詞

根據《鵬蜩》這個詞的意義,可以構成以下組詞:

近義詞和反義詞

近義詞:偉大、非凡、卓越

反義詞:平凡、普通、平庸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