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族名。原為 唐 黑水 靺鞨 諸部之一。後服屬 渤海 。《新唐書·北狄傳》:“ 鐵利 故地為 鐵利府 ,領 廣 、 汾 、 蒲 、 海 、 義 、 歸 六州。”
“鐵利”一詞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
1. 曆史部族名稱()
2. 現代引申含義()
注意:第一種解釋為權威曆史文獻記載的主流含義,第二種屬于現代語言環境中的衍生用法,使用頻率較低。
《鐵利》是一個指代商業利益、金錢收益的詞語。它形容某種行動或交易能夠帶來堅固、牢靠的利益,像鐵一樣不容易被破壞。
《鐵利》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金」和「刀」。根據規範筆畫,「金」的筆畫數為8,「刀」的筆畫數為2。
《鐵利》一詞最早出現在明代許仲琳的《店名詩合解》,意即商號獲得可靠的利益。後來,這個詞逐漸在商業和經濟領域中廣泛使用。
《鐵利》的繁體字為「鐵利」。
在古代,「鐵利」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變化。例如,在清代光緒年間,「鐵利」曾經寫作「鐵鎏」。
1. 他的投資帶來了巨大的鐵利。
2. 這家公司的股票一直在走牛市,投資者賺了不少鐵利。
3. 那位商人靠着誠信交易,赢得了客戶的鐵利。
一些與《鐵利》相關的詞語有:
1. 鐵證(指确鑿不移的證據)
2. 鐵飯碗(指穩定的工作或收入來源)
3. 鐵心(指堅定無比的決心)
與《鐵利》意思相近的詞語有:
1. 利益
2. 利潤
3. 好處
與《鐵利》意思相反的詞語有:
1. 損失
2. 虧損
3. 負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