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扪蝨的意思、扪蝨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扪蝨的解釋

亦作“ 捫虱 ”。1. 前秦 王猛 少年時很窮苦。 東晉 大将 桓溫 兵進 關中 時,他去谒見,一面侃侃談天下事,一面在扪虱,旁若無人。 桓溫 見他不凡,問他:我奉天子之命讨逆,“而三 秦 豪傑未有至者何也”? 王猛 說:你不遠數千裡而來,但“ 長安 咫尺而不渡 灞水 ”,百姓還不知你到底要怎麼樣,所以不至。 桓溫 無言以對。見《晉書·王猛傳》。後以“捫蝨”形容放達從容,侃侃而談。 唐 李白 《贈韋秘書子春》詩:“披雲睹青天,捫虱話良圖。” 宋 王禹偁 《五哀詩·故國子博士郭公忠恕》:“早佐 襄陰 幕, 漢 鼎入 周 室;失志罷屠龍,佯狂遂捫蝨。” 清 石韫玉 《折桂令·自題歸來圖》套曲:“一個個妙技屠龍,雄談捫虱,壯志聞雞。”

2.泛指任情自適。 唐 李颀 《野老曝背》詩:“有時捫虱獨搔首,目送歸鴻籬下眠。” 元 揭傒斯 《題牧羊圖》詩:“白晝捫蝨眠,清風滿高樹。”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扪蝨”(也寫作“扪虱”)是一個漢語成語,源自《晉書·王猛傳》記載的曆史典故,具體含義和用法如下:


基本釋義

“扪蝨”字面意為用手捉虱子,但其核心意義在于通過動作表現人物從容不迫的态度。它比喻在重要場合下仍能保持鎮定,旁若無人地談論大事。


典故背景

前秦王猛年輕時生活貧苦。東晉大将桓溫北伐進入關中時,王猛穿着破舊衣服前去拜見。他一面侃侃談論天下局勢,一面隨手撚身上的虱子,毫無拘謹之态。桓溫問他為何關中豪傑無人歸附,王猛直言:“您駐軍灞水卻遲遲不渡河,百姓不知您真正的意圖,自然不敢前來。”


引申意義

  1. 從容自若:形容人在重大場合中鎮定自若、不拘小節(如王猛面對桓溫的表現)。
  2. 高談闊論:借指在談論重要事務時展現出的自信與氣度。唐代李白曾用此典入詩:“披雲睹青天,扪蝨話良圖”(《贈韋秘書子春》),表達對友人才華的贊賞。

使用注意


常見混淆

部分資料提到“扣槃扪燭”一詞(出自蘇轼《日喻》,比喻認識片面),但該成語與“扪蝨”無直接關聯,需注意區分。

網絡擴展解釋二

《扪蝨》這個詞的意思

《扪蝨》是一個成語,意為“捉住跳蚤”。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做事認真仔細,一絲不苟,不放過任何細節的态度。

拆分部首和筆畫

《扪蝨》的部首是手(扌)和蟲(虍),共計8個筆畫。

來源

《扪蝨》這個成語來源于古代故事。相傳,在古代有一位名叫田扪的人,他非常細緻周到,曾經在床上捉住一隻跳蚤。這個故事被流傳後,後人便用“扪蝨”來形容做事認真細緻。

繁體

《扪蝨》的繁體字為《捫蝨》。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扪蝨》的寫法為《拏蝣》。

例句

他處理工作總是扪蝨慎密,從不馬虎對待。

組詞

扪雲:形容用手伸長去抓天上的雲。

扪心自問:形容自我反思,審視内心。

近義詞

抓緊、細究、徹查

反義詞

馬虎、敷衍、漫不經心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