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诿延的意思、诿延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诿延的解釋

推委拖延。 清 林則徐 《谕各國商人呈繳煙土稿》:“今令洋商 伍紹榮 等到館開導,限三日内回禀,一面取具切實甘結,聽候會同督部堂、撫部院示期收繳,毋得觀望諉延。” 清 林則徐 《拟頒發檄谕英國國王稿》:“接到此文之後,即将杜絶鴉片緣由速行移覆,切勿諉延。”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诿延”是一個漢語複合詞,由“诿”和“延”兩個語素構成。從構詞法分析:

  1. “诿”(wěi)的本義為推卸責任,如《說文解字》釋為“累也”,段玉裁注“謂相推诿”,《現代漢語詞典》将其定義為“推托;推卸”。
  2. “延”(yán)指拖延、推遲,如《廣雅》釋為“引也”,《漢語大詞典》解釋為“推遲時間”。

組合後的“诿延”表示通過推卸責任來故意拖延處理事務的行為,常見于公文或正式語境中。例如:“部門間诿延推脫,導緻民生問題久拖不決。”該詞帶有貶義色彩,多用于批評逃避職責、效率低下的現象。

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及《漢語大詞典》考據,“诿延”屬于現代漢語中的書面用語,其語義強度高于單一的“推诿”或“拖延”,強調兩種行為的疊加效應。在語言應用中,常與“推脫”“敷衍”等詞構成并列結構,如“诿延塞責”。

網絡擴展解釋

“诿延”是一個漢語詞彙,由“诿”(推诿)和“延”(拖延)組合而成,意為推卸責任并故意拖延。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1.基本含義

“诿延”指在面對問題或任務時,通過推诿、敷衍的方式逃避責任,同時拖延行動。它既包含推卸的消極态度,也包含行動上的遲緩(,)。

2.詞源與結構

3.使用場景

常用于批評不主動擔責、辦事效率低的行為。例如:

4.近義詞與延伸

類似表達包括“推三阻四”“敷衍塞責”等,但“诿延”更突出“拖延”的時間維度()。

5.權威引用

《漢典》及清代文獻均收錄該詞,印證其曆史淵源和規範性(,)。

如需更多例句或曆史用例,可參考漢典、林則徐文集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挨打安貧守道鳌抃蹦達不可分割長法常玩扯攞饬牲匙匣當境疊疊鬥宿藩表廢熱鳳食鸾栖付火浮文幹淨利落關闆寡聞榖皮巾焊錫橫理回鹘渾化昏冉冉焦恻廓落樂婦籬花犁杖闾伍麥籠囊螢照書跑搭潑言語起花頭綦谿氣湧如山榷算熱地上蝼蟻沙灘排球審正帥阃說作殊途兕爵缌缌駷躍湯刑貪憸通易蛻蟬脫稿外感萬古千秋萬世不易校德校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