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萎謝的蓮花。 唐 鄭絪 《奉和武相公省中宿齋酬李相公見寄》:“寒露滋新菊,秋風落故蕖。”
故蕖是漢語中一個較為罕見的複合詞,由“故”與“蕖”組合而成。根據《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20年修訂版)釋義,“故”在古漢語中有“舊”“過去”“凋謝”之意,“蕖”則特指荷花,如《爾雅·釋草》載“荷,芙蕖”。因此“故蕖”可解作“凋謝的荷花”或“舊時的荷花”,常見于古代詩詞中用以表達時光流逝、盛景不再的意象。例如元代詩人馬祖常《蓮花》曾用“故蕖猶映水,新葉已橫波”描繪荷塘時序更替的景緻。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部分學者認為其屬于方言詞彙。據《中國方言大詞典》(中華書局,2008年)記載,在江浙部分地區仍保留“故蕖”指代殘留蓮蓬的用法。需要注意的是,“故蕖”與标準詞彙“芙蕖”存在區别,後者泛指正在開放的荷花,如《說文解字》明确标注“蕖,扶渠華未發為菡萏,已發為芙蕖”。
“故蕖”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綜合解釋:
基本詞義
“故蕖”指萎謝的蓮花,其中“故”表示陳舊、凋零,“蕖”是荷花的别稱。該詞常用于描繪秋日蓮花的衰敗景象,帶有蕭瑟的意境。
出處與例證
唐代詩人鄭絪在《奉和武相公省中宿齋酬李相公見寄》中寫道:“寒露滋新菊,秋風落故蕖。”。詩句通過“故蕖”與“新菊”的對比,突出季節更替的意象。
字義解析
該詞屬于古典文學中的意象詞彙,現代使用較少,多見于詩詞賞析或特定語境中。如需進一步了解組詞(如“紅蕖”“荷蕖”等)或相關詩句,可參考古籍或權威詞典。
餐布超脫察院陳具畜圈春枕牒牍地突法舸匪軍風雲人物綱目體革除耕牧還欵鴻功紅繖囫囵課架空接獲解饷鏡徹進禍極則必反蜛蝫科鬥書口糜臉軟憐牙悧齒陸弟緑蛾駡侮昧冒冥旴尼寺樸學齊後青蔥清眠清室輕屑劬勩儒學三結合生刑深文峻法神湛骨寒飾妝爽和雙崤輸失訟理天耳跳房子通石委葉無乖小酒暇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