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牧事有成。《詩·小雅·無羊序》:“無羊, 宣王 考牧也。” 鄭玄 箋:“ 厲王 之時,牧人之職廢, 宣王 始興而復之,至此而成,謂復先王牛羊之數。” 孔穎達 疏:“牧事有成,故言考牧也。” 明 何景明 《題大司馬王晉溪先生十年圖》詩:“攻駒不羨三千牝,考牧還歌九十犉。”
“考牧”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三方面解析:
詞源與基本含義
引申義與用法
曆史背景
“考牧”既指具體的畜牧成效,也象征對治理能力的考核,兼具實務與政治文化内涵。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詩經》鄭玄箋注及漢典相關釋義。
《考牧》是一個古漢字詞語,指的是考察、考驗、考量和放牧、牧養的意思。
《考牧》的部首是牛部和禾部,其中牛部位于上方,禾部位于下方。
《考》的筆畫數為4,分别是豎、橫、橫、折;《牧》的筆畫數為8,分别是橫、豎、橫、豎、折、撇、橫、橫。
《考牧》是古代漢字詞彙,來源于中國古代社會對于考驗和放牧牲畜的重視。
《考牧》的繁體字為「考牧」,拆分部首和筆畫與簡體字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與現代寫法略有不同。其中,「考」字在古代寫法中,右邊的橫折部分稍微向上連接;「牧」字在古代寫法中,上方的橫線有一點下沉的彎曲形狀。
1. 他在一場嚴格的考牧中表現出色。
2. 放牧是一項需要耐心和技巧的工作。
考試、牧場、牧師、考量
考驗、試練、放養
顧全、守矩、固步自封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