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蘆芽。 唐 元稹 《寄樂天》詩:“冰銷田地蘆錐短,春入枝條柳眼低。”
“蘆錐”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lú zhuī,其基本含義指蘆葦的嫩芽,常見于古代詩文描寫初春景象。例如唐代詩人元稹在《寄樂天》中寫道:“冰銷田地蘆錐短,春入枝條柳眼低”,此處“蘆錐”即形容冰雪消融後蘆葦初生的短芽。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網絡資料(如)提到“蘆錐”作為成語,比喻“人才橫溢、出類拔萃”,但這一用法在權威詞典(如滬江線上詞典)和高可信度來源中均未被收錄,可能是對詞語的延伸解讀或誤傳。建議在正式語境中優先采用其本義。
《蘆錐》是指一種植物,也稱為蘆葦枕頭,是一種用于枕頭填充的材料。蘆錐可以制成枕芯,使人們睡眠更加舒適。
《蘆錐》的部首是艹和金,分别位于左邊和右邊。它的總共有11個筆畫。
《蘆錐》這個詞彙的源自于植物“蘆葦”,蘆葦是一種生活在水域或濕地的植物,常用于制作編織品、紙張、家具等。
《蘆錐》的繁體字為「蘆錐」,在繁體字中, 「蘆」是指蘆葦,「錐」則是指錐形物體。
在古時候,蘆葦被寫作「蘆葦」,而錐則被稱為「錐」。所以,“蘆錐”在古代漢字中是寫作「蘆葦錐」。
1. 這個枕頭使用了蘆錐,很舒適。
2. 我喜歡用蘆錐制作的枕芯,覺得更有質感。
蘆葦、枕芯、水域、濕地
蘆葦、蘆花、蘆葦枕
枕頭、枕芯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