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聖木的意思、聖木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聖木的解釋

古代傳說中的神木。《山海經·海内西經》:“又有離朱、木禾、柏樹、甘水、聖木。” 郭璞 注:“食之令人智聖也。”《初學記》卷十六引 南朝 宋 盛弘之 《荊州記》:“ 始興郡 山陽縣 有豫木,本徑可二丈,名為聖木。 秦 時伐此木為鼓顙,鼓顙成,忽自奔逸,北至 山陽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聖木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可分為核心含義與延伸文化内涵兩個層面:

一、核心釋義

指具有神聖屬性或特殊效用的樹木。古代文獻中特指兩種植物:

  1. 靈壽木

    樹節腫大,可制作手杖。據《山海經》記載,其生長于昆侖山一帶,被視為神木,枝條制成的拐杖有延年寓意。《山海經·海内西經》載昆侖之域“上有木禾,長五尋,大五圍”,郭璞注此類奇異樹木即屬聖木範疇 。

  2. 藥用“迷谷”

    部分典籍将《山海經》中“佩之不迷”的迷谷樹歸為聖木,其花葉可作佩飾以辨方位,古人認為具辟邪導航之能 。

二、文化象征

  1. 通神媒介

    在祭祀文化中,聖木被視為連接天地的通道。《說文解字》釋“聖”為“通也”,聖木因其高大或稀有特性,被賦予溝通神靈的象征意義 。

  2. 祥瑞載體

    古代方術認為特定樹木蘊含天地精氣。如《淮南子》所述“建木在都廣,衆帝所自上下”,聖木成為祥瑞降臨的載體 。

三、藥用價值

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收錄多種“神木”類藥材,如松、柏、沉香等,其木屑或樹脂被用于安神、辟疫。此類樹木因藥用功效被民間尊為“聖木”,體現了物質功能與精神信仰的結合 。


權威參考文獻

  1. 袁珂《山海經校注》,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2. 許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
  3. 劉安《淮南子》,上海古籍出版社
  4. 李時珍《本草綱目》,人民衛生出版社

網絡擴展解釋

“聖木”是漢語詞彙,指古代傳說中的神木,具有神聖或神奇特性。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定義
    聖木(拼音:shèng mù)指古代文獻記載的神木,常被賦予特殊寓意。例如《山海經·海内西經》提到聖木與離朱、木禾等并列,郭璞注稱其“食之令人智聖”,暗示其可增強智慧。

  2. 文獻記載

    • 《荊州記》記載南朝宋時始興郡有名為“聖木”的豫木,樹幹直徑達二丈,被秦代伐作鼓架後竟自行移動。
    • 漢典等工具書将其定義為“傳說中的神木”。
  3. 文化象征
    聖木常與神聖、智慧關聯,如挪威傳統中抛擲聖木象征信仰,體現其在儀式中的象征意義。

  4. 其他解釋
    部分資料提及“聖木”作為人名,寓意超凡智慧或敦厚品質,但此用法與詞語本義無關。

“聖木”主要指古籍中的神木,兼具神話色彩與文化内涵。具體文獻來源可參考《山海經》《荊州記》等。

别人正在浏覽...

隘庳柏塗邊韶寝并驅搥提吹歔輴輴搭扣贉卷打千兒貂袖斷無此理繁條風觀弓子鋪鬼谷詭圖鼓怒紅蓮幕洪腫候長皇竹火石炮戶稅簡代街塵潔己從公擊柱鞠壤克奪空黃瞘瞜跨涉離析分崩率由蠻客萌俗密栗彭祖骈拇披堆屏落怯生親渥肉袒筮營水浮子束脅松花黃太孫貪贓壞法田賦天下烏鴉一般黑推覈王後盧前腕闌磑碾握齱絃子稀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