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盤桓遊樂。 宋 梅堯臣 《賦秋鴻送劉衡州》詩:“煙波千萬裡,足以資盤嬉。” 宋 蘇舜欽 《王公行狀》:“公襟上高爽,有仙風道格,日與二三逸人,放意於江山之間,笑歌盤嬉,灑然得方外之趣。”
“盤嬉”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pán xī,其核心含義可概括為“盤桓遊樂”,形容輕松自在的玩耍或嬉戲。以下是詳細解釋:
部分資料(如)将其歸為成語,但多數文獻僅視為普通詞語。實際使用時需結合語境判斷其修辭色彩。若需更權威的古典例證,可參考宋代文學作品原文。
《盤嬉》是一個漢字詞語,具有玩耍、嬉樂的意思。它可以用來形容人們進行輕松愉快、無拘無束的活動。
《盤嬉》的偏旁部首是皿,總共有12畫。
《盤嬉》的源于古代漢字的演變。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為「盤嬉」。
在古代,盤嬉以「杯」為旁,寫作「ݡ嬉」。經過演變和簡化,才成為現代的「盤嬉」。
1. 他們在公園裡盤嬉着,非常開心。
2. 孩子們在海灘上盤嬉,玩着沙子和水。
1. 盤踞:表示某人長時間占據一定地位。
2. 盤查:指警方對可疑人員或車輛進行認真檢查。
3. 娛樂:指提供開心和放松的活動。
1. 玩耍:指兒童或者成人進行遊戲、娛樂等活動。
2. 嬉戲:指人們進行歡樂遊戲的狀态。
3. 悠遊:指放松、遊玩,享受自由自在的感覺。
1. 勞累:指工作或行動過度,感到疲憊和抱怨。
2. 沉悶:指環境、氣氛無聊、壓抑,缺乏活力。
3. 焦慮:指内心不安、憂慮不安的狀态。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