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花折柳的意思、攀花折柳的詳細解釋
攀花折柳的解釋
[injure flowers and willows] 花、柳:指妓女。喻指男子狎妓
詳細解釋
喻狎妓。《敦煌曲子詞·南歌子》:“攀花折柳得人憎,夜夜歸來沉醉,千聲喚不應。”亦作“ 攀花問柳 ”。 明 陸采 《明珠記·寫诏》:“慇懃領命到荒山,心事未相關;攀花問柳,勾鶯引燕,方寸心間。”
詞語分解
- 攀花的解釋 .摘花。 唐 李白 《贈範金鄉》詩之一:“桃李君不言,攀花願成蹊。” 宋 王安石 《杖策》詩:“杖策窺園日數巡,攀花弄草興常新。”.古舞蹈名。 宋 龐元英 《文昌雜錄》卷四:“今 高麗 樂是 新
- 折柳的解釋 .折取柳枝。語出《三輔黃圖·橋》:“ 霸橋 在 長安 東,跨水作橋。 漢 人送客至此橋折柳贈别。”後多用為贈别或送别之詞。 唐 權德輿 《送陸太祝》詩:“新知折柳贈,舊侶乘籃送。” 明 陳汝元 《
網絡擴展解釋
“攀花折柳”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為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 字面含義:攀折花枝與柳條。
- 比喻義:指男子狎妓。其中“花”和“柳”代指妓女,如元雜劇《百花亭》提到“則為我攀花折柳,緻令的有國難投”。
二、出處與用法
- 來源:最早見于元代無名氏作品《百花亭》,敦煌曲子詞《南歌子》中也有類似用法:“攀花折柳得人憎,夜夜歸來沉醉”。
- 語法結構:聯合式成語,常用作謂語或賓語,如“他整日攀花折柳,不務正業”。
- 感情色彩:中性偏貶義,多用于描述放蕩行為。
三、擴展信息
- 近義詞:尋花問柳、眠花宿柳。
- 英文翻譯:injure flowers and willows(字面)/ frequent brothels(意譯)。
四、文化背景
該成語反映了古代對風月場所的隱晦表達,常見于戲曲、小說中,用以刻畫人物品性或推動情節發展。
網絡擴展解釋二
攀花折柳是一個常用的詞語,在中國的文學作品和詩詞中頻繁出現,可以表達對美好事物的贊美和追求。下面将對攀花折柳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反義詞等方面進行介紹。
攀花折柳的意思是指攀爬花朵和折斷垂柳。在古代詩詞中常用來形容人們欣賞賞花賞景的情景。這個詞語用作形容詞或動詞,表示追求美好、贊美和追求。
攀花折柳的拆分部首為攀、花、折、柳,共四個部首。其筆畫數為8畫,其中攀2畫,花7畫,折7畫,柳8畫。拆分成這四個部首和筆畫可以更好地理解這個詞的構成。
攀花折柳這個詞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文學作品,尤其是詩詞。在古代文人墨客的筆下,攀花折柳常常出現在他們描寫美景和贊美的詩句中,成為了文學創作中的常見表達。
在繁體字中,攀花折柳的寫法和簡體字相同,沒有任何變化。
在古時候,漢字寫法與現代一些字形有所不同,攀花折柳的寫法也有所差異。具體而言,攀字在古代寫作"攀仙",花字在古代寫作"華",折字與現代寫法相同,柳字在古代寫作"榴"。這些古代寫法在古詩詞和文學作品中更常見。
以下是攀花折柳的例句:
1. 春日攀花折柳,心曠神怡。
2. 黃昏時分,他站在花園中,欣賞着攀花折柳的美景。
攀花折柳可以組成一些相應的詞語,如攀登、攀援、花開、花朵、折斷、垂柳等。這些詞語在書面語和口語中都常被使用。
在近義詞方面,攀花折柳可以與觀花遊園、欣賞美景、遊覽名勝等表達近似意思的詞語互換使用。
在反義詞方面,攀花折柳的反義詞可以是閑散無為、冷漠無情等,表示對美好事物的不關注或不追求。
總之,攀花折柳是一個常用的詞語,用來形容人們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贊美。其拆分部首為攀、花、折、柳,筆畫數為8畫。這個詞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學作品。在古代寫法中,攀字為攀仙,花字為華,柳字為榴。它可以組成其他相關的詞語,有近義詞和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