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四端的意思、四端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四端的解釋

指仁、義、禮、智四種道德觀念的開端、萌芽。《孟子·公孫丑上》:“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隋書·文學傳·潘徽》:“源開三本,體合四端。” 清 方苞 《讀孟子》:“既揭五性,復開以四端,使知其實不越乎事親從兄。”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四端”是儒家思想中的重要概念,尤其與孟子的人性論密切相關。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定義

四端指仁義禮智四種道德觀念的萌芽,是人性本善的體現。孟子在《公孫丑上》提出:“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即四種心性對應四種德行的開端。

2.具體内涵

3.思想意義

孟子認為四端是人天生具備的潛質,如同四肢一樣自然存在。他強調通過“擴而充之”(即修養與實踐),可将四端發展為完整的仁義禮智,最終達到“保四海”的境界。這一理論奠定了儒家性善論的基礎,成為後世道德修養的核心依據。

4.延伸讨論

部分詞典(如、3)将四端解釋為“正直、忠誠、誠實、尊敬”,這與孟子原義存在差異,可能是後世對概念的擴展或誤植。建議以《孟子》原文及權威儒家注解為準。

網絡擴展解釋二

《四端》的意思

《四端》是一個成語,它指的是人的品行和為人處世的基本準則。它包括四個方面:一端是言行端正,即言辭和行為要合乎道義;二端是志趣端莊,即心态要穩重,追求高尚的目标;三端是品行端雅,即待人接物要謙虛有禮;四端是儀容端莊,即外表要整潔得體。

拆分部首和筆畫

《四端》這個詞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的部首是“四”,右邊的部首是“立”。整個成語共有16個筆畫。

來源

《四端》最早出現在《禮記·内則》這本書中,成為了儒家學派的重要教誨之一。後來,這個成語逐漸被廣泛運用于社會生活中,成為了中華文化中的一個重要價值觀。

繁體

《四端》的繁體字為「四端」。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與現代有所不同。《四端》中的字在古代的寫法為「肆端」。

例句

他一直秉持着四端的原則,深受他人的尊敬。

組詞

四端誠信、四端正直、四端積德

近義詞

四正、四雅

反義詞

敷衍塞責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