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硯的意思、銅硯的詳細解釋
銅硯的解釋
見“ 銅雀硯 ”。
詞語分解
- 銅的解釋 銅 (銅) ó 一種金屬元素,富延展性。導電性和導熱性都很強,它的合金是電氣、機械和國防工業的重要原料:紫銅(純銅。亦稱“紅銅”)。青銅。黃銅。銅礦。銅器。銅币。銅臭(恥 )(指銅錢的臭味,用以譏諷唯
- 硯的解釋 硯 (硯) à 寫毛筆字磨墨用的文具,多數用石做成:硯台。筆硯。 舊指同學關系(因同學共筆硯):同硯。硯友。 筆畫數:; 部首:石;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銅硯”一詞的詳細解釋如下:
一、基本定義
銅硯是“銅雀硯”的簡稱,指用三國時期魏國銅雀台遺址的古瓦制成的硯台,後成為硯台的美稱。其名稱源于材質(銅制)與曆史典故(銅雀台)的結合。
二、曆史淵源
- 起源
銅硯最早可追溯至三國時期。銅雀台遺址的古瓦因質地堅硬,被後人挖掘制成硯台,稱為“銅雀硯”。
- 發展
北朝時期已有使用記錄,如《北史》記載“禾生于魏帝銅研”,元代詩詞中亦出現“磨銅硯”的描述。
三、材質與特點
- 材質:以銅或銅雀台古瓦為原料,區别于常見的石、泥硯台。
- 象征意義:因銅雀台的文化背景,銅硯常被賦予高雅、古樸的意象,成為文人墨客的珍品。
四、文學引用
古代詩詞中常見銅硯的描寫,例如:
- 元代倪瓒:“手調白羽箭,陋彼磨銅硯”;
- 清代林以甯:“銅硯磨松煤,濡毫寫其意”。
五、現代意義
如今銅硯多為曆史文物或藝術收藏品,實物罕見。部分文學或影視作品中會借用“銅硯”象征傳統文化或神秘傳承。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查看網頁(高權威性來源)或(近義詞解析)。
網絡擴展解釋二
《銅硯》的意思
《銅硯》是指用銅制成的硯台。在古代,硯台是書寫文化的重要工具之一,而用銅制成的硯台則更為珍貴,往往被用來作為貴重的禮品或用于特殊場合。
拆分部首和筆畫
《銅硯》的部首是「金字旁」,共有11個筆畫。
來源
《銅硯》這個詞的來源是由于銅硯是用銅材料制成的硯台,而「銅」字表示銅材料,「硯」字表示硯台。
繁體
《銅硯》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銅硯」。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銅硯」的寫法與現在相似,沒有明顯的變化。
例句
1. 他的辦公室擺放着一枚精美的銅硯,展示出他對傳統文化的熱愛。
2. 這塊銅硯曆經歲月的洗禮,依然保存得很完好。
組詞
銅制、銅材、硯台、硯墨、硯石
近義詞
銅制硯台、銅質硯台、銅材硯台
反義詞
木硯、石硯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