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親切交談,懇談。 唐 王建 《題金家竹溪》詩:“鄉使到來常款語,還聞世上有功臣。” 宋 梅堯臣 《韓宗彥寺丞通判鄧州》詩:“我今入幕君有待,喜得款語勝前時。” 清 黃景仁 《秋夜酌闵二舟中》詩:“移船向君飲,款語盡斜暉。”
(2).猶言輕聲細語,軟語。 明 寇皚如 《輥繡毬》詞:“攜手花前款語,為伊忘卻,繡窗鸚鵡。”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拒媒》:“俺自有個兩全之法,到那邊款語商量,柔情索問,做一個閒蜂蝶花裡混。”
“款語”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綜合解析:
核心含義
延伸與使用場景
該詞在古籍中多用于描述正式或親密的溝通場景,如文人雅集、官場交流等。現代語境中可引申為注重措辭禮貌、避免沖突的溝通方式,適用于商務、社交等場合。
需注意,“款”字本身有“誠懇、緩慢”之意(如“款誠”“款步”),這為“款語”的語義提供了基礎支撐。
款語是一個漢字詞,拆分部首是言和欠,總共有11個筆畫。該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漢字演變過程中,原本意思是指以款式寫出的文字,主要用于印章、銘文和書法作品上。繁體字為款語。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代稍有不同。例如,款字在古代的寫法中,字形有所變化,其中上部分為宀,下部分為人,中間是兩個垂直的撇。這種寫法更加繁複,反映了古代字體的特點。
以下是使用款語的例句:
1. 他的文章以獨特的款語博得了衆多讀者的贊賞。
2. 這幅畫上刻着一段精美的款語,顯示了藝術家的姓名和作品的年份。
3. 她的書法作品雖然簡潔,但每個款語都透露着深深的情感。
款語的組詞包括款式、拜款、款款、款到、文字款等。近義詞包括言辭、字句、措辭,反義詞則沒有明确的對應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