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言盡畢生之力。 清 高阜 《<書影>序》:“使古人之著述盡若斯也,予将窮年盡氣以恣探之不暇,又何至有廢卷之歎乎!”
“窮年盡氣”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qióng nián jìn qì,意為用盡一生的時間和精力,形容人畢生緻力于某件事,全力以赴、不遺餘力。以下是詳細解釋:
出處:
清代高阜在《<書影>序》中寫道:“予将窮年盡氣以恣探之不暇,又何至有廢卷之歎乎!”(意為:我願用一生精力去探索,怎會有半途而廢的遺憾?)。
用法:
該成語常見于文學、學術領域,例如:
如需更完整的例句或曆史用例,可參考清代文獻《書影》及相關研究資料。
窮年盡氣一詞出自古代漢字,其意為歲月久遠,又因時間漫長而逐漸疲乏或枯竭。窮年即指非常長的時間,盡氣則表示精力消耗殆盡。這個詞語常被用來形容某種情況或事物在漫長的時間裡逐漸虛弱、不堪負荷的狀态。
拆分成部首:窮(穴)年(幺)盡(屍)氣(氣)
窮字由穴部和幺部構成,全字共2個筆畫;年字由幺部組成,全字共6個筆畫;盡字由屍部組成,全字共6個筆畫;氣字為獨體字,全字共4個筆畫。
窮年盡氣一詞的來源較難考證,但在古代經典文獻中有多次出現。在漢字的繁體字中,窮年盡氣并沒有明确的繁體字形,仍保留了簡體中的寫法。
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稍有不同,就窮年盡氣這個詞而言,沒有顯著的改變。因為其使用比較普遍且被廣泛接受,所以并沒有因為時代推移而發生大的變化。
1. 這本書又厚又長,看起來要将人的眼神累到窮年盡氣。
2. 這裡的工作環境太差,日複一日的重複勞動使人感到窮年盡氣。
窮困、年久、盡頭、失氣
力不從心、力竭、筋疲力盡、精疲力竭
精力充沛、旺盛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