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日息的意思、日息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日息的解釋

(1).日日生長。 漢 焦贛 《易林·泰之小過》:“桃李花實,累累日息。” 宋 張載 《正蒙·乾稱下》:“益物必誠,如天之生物,日進日息。” 王夫之 注:“息,長也。” 清 唐甄 《潛書·富民》:“ 吳 鄉之民,編蓑織席,皆至微之業也。然而日息歲轉,不可勝算。”

(2).按日計算的利息。也稱日利。日息率按本金的萬分之幾表示,通常稱日息幾厘幾毫。如日息一厘,即本金千元,每日利息一角。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日息”一詞在漢語中有兩層核心含義,結合文獻及現代用法可詳細解釋如下:

一、日日生長

指事物隨時間推移持續增長或積累,常見于古代文學及哲學語境。例如:

二、按日計算的利息

現代金融領域專指以天為單位的利息計算方式,具體表現為:

  1. 計算标準:日息率通常以本金“萬分之幾”表示,例如“日息一厘”即0.1%(1‱),對應千元本金每日利息0.1元;
  2. 應用場景:常見于短期借貸、信用卡透支等金融場景,因複利效應顯著,實際年化利率較高(如日息0.05%對應年化約18.25%);
  3. 曆史記載:清代唐甄《潛書·富民》記載“日息歲轉,不可勝算”,反映古代經濟活動中的利息累積現象。

三、文化延伸

該詞在詩詞中常隱喻時間流逝與事務終結,如唐代鄭谷《中秋》中“亂兵何日息”表達對時局平息的期盼。

提示:現代使用“日息”時需注意區分語境,金融場景應明确利率計算方式以避免歧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日息

日息是一個漢字詞語,由“日”和“息”兩個部分組成。

拆分部首和筆畫:

“日”是一個部首,是一個單筆畫的漢字。

“息”是一個部首,由“⺌”和“心”兩個部分組成,共7畫。

來源:

“日息”在《說文解字》中被稱為“息曰息之短”,意為太陽落山之後開始休息。這個詞語用來表示日落後的休息、“息日”的意思。

繁體:

繁體版本的“日息”是「日息」。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日”和“息”的寫法與現代漢字有所不同。例如,“日”在古代寫作“曰”,“息”寫作“息”。

例句:

1. 傍晚時分,她喜歡到海灘上散步和享受日息時光。

2. 天黑之後,所有的工作都停下來,人們開始享受日息的甯靜。

組詞:

日落、日出、日光、山日、休息

近義詞:

日落、黃昏

反義詞:

日出、黎明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