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牛頭馬面的意思、牛頭馬面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牛頭馬面的解釋

[ox-headed and horse-faced demons in Hades] 指在迷信傳說中,閻王手下的兩個鬼卒,一個長着牛頭,一個長着馬頭,比喻不好看

詳細解釋

佛教指地獄裡的鬼卒。語本《楞嚴經》卷八:“牛頭獄卒,馬頭羅刹,手執鎗矟,駈入城門。”《敦煌變文集·大目乾連冥間救母變文》:“ 目連 行前至一地獄……獄中數萬餘人總是牛頭馬面。”《儒林外史》第四三回:“﹝ 湯鎮台 ﹞又叫家丁妝了一班牛頭馬面、魔王夜叉,極猙獰的怪物。”《何典》第一回:“那 閻羅王 也不過是鬼做的,手下也有一班牛頭馬面,判官小鬼。”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牛頭馬面”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經典形象,具有多重含義和文化背景,以下為詳細解釋:

一、來源與基本定義

  1. 起源與形象
    牛頭馬面是傳說中陰間的鬼卒,形象為牛頭人身和馬頭人身,手持鐵鍊或鐵叉。牛頭源于佛教《鐵城泥犁經》,因生前不孝父母,死後化為牛頭獄卒;馬面則被稱為“馬頭羅刹”,與牛頭搭檔。

  2. 職責與象征
    二者負責巡邏陰間、捉拿遊魂野鬼,将亡魂押送至閻羅殿接受審判,象征對惡行的懲罰與陰間秩序的維護。

二、文化内涵與演變

  1. 宗教與民俗融合
    佛教經典中最早記載牛頭形象,後道教和民間信仰吸收此概念,賦予其衙役角色。他們常見于城隍廟、閻王廟等場所,但正統佛寺較少出現。

  2. 人性化特征
    民間傳說中,牛頭馬面被賦予獄卒的人性色彩,如偶爾占小便宜或流露同情心,反映了人們對陰差形象的世俗化理解。

三、語言與比喻意義

  1. 成語用法
    作為聯合式成語(中性/貶義),比喻兇惡丑陋之人或邪惡勢力,如冰心曾用其描述夢中可怖景象。近義詞包括“牛鬼蛇神”“妖魔鬼怪”。

  2. 現代引申
    既可形容外貌怪異者(如“長得牛頭馬面”),也可批判社會中的丑惡現象。

四、相關文化符號

若需進一步了解其宗教淵源或民俗故事,可參考佛教經典《景德傳燈錄》及民間志怪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牛頭馬面的意思

《牛頭馬面》是一種神話傳說中的生物形象,傳說中出現在地獄門口,擔任閻王使者的角色。牛頭馬面的形象可怕而恐怖,被描述為牛頭人身、馬面人身的混合體。這個詞也用來形容外貌令人恐懼或丑陋的人。

拆分部首和筆畫

《牛頭馬面》的拆分部首分别是牛(牛頭)、馬(馬面)。其中,牛的部首為牜,馬的部首為馬。它們的總筆畫分别是4畫和3畫。

來源

牛頭馬面的形象最早出現在中國古代文化中的神話傳說中,被用來描述冥府中的門衛,負責引導亡靈到陰間。在佛教中,牛頭馬面被認為是閻王的得力助手,幫助判決生死,故此形象流傳甚廣。

繁體

《牛頭馬面》的繁體字為「牛頭馬面」。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寫作牛頭馬面的漢字為「牛頭馬面」,字形相對于現代簡化後的字體有所不同。

例句

1. 他長相奇特,被人戲稱為牛頭馬面。

2. 外貌雖然像牛頭馬面,但他的心地卻異常善良。

組詞

1. 馬面人身

2. 與牛無關

3. 馬首是瞻

近義詞

1. 閻王使者

2. 冥府門衛

3. 冥使

反義詞

1. 美貌人

2. 國色天香

3. 人中之龍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