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谏囊的意思、谏囊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谏囊的解釋

猶谏函。借指谏書。 宋 韓琦 《謝轉給事中表》:“周旋俗吏之為,激切諫囊之論,不虞擯斥,蓋恃聰仁。” 宋 韓琦 《謝知制诰啟》:“諫囊陳事,将隳厥官;詞掖升榮,遽冒其寵。”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谏囊”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jiàn náng,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指存放谏書的袋子或函件,借代“谏書”本身。其核心含義與古代官員向君主進谏的行為相關,強調通過書面形式提出忠告或規勸。


二、詳細解析

  1. 詞義構成

    • 谏:意為規勸君主、尊長,使其改正錯誤(如“直言敢谏”)。
    • 囊:原指口袋,此處引申為承載谏言的容器或文書形式。
      合稱“谏囊”,即通過書面形式向君主傳達忠告的載體。
  2. 曆史用例
    宋代韓琦曾在文書中多次使用該詞,例如:

    • 《謝轉給事中表》:“激切諫囊之論,不虞擯斥,蓋恃聰仁。”
    • 《謝知制诰啟》:“諫囊陳事,将隳厥官。”
      這些用例表明,“谏囊”常用于古代官員表達忠誠與職責的語境。

三、使用場景


四、補充說明

需注意其與成語“忠言逆耳”等口頭勸谏的區别:“谏囊”特指書面形式的谏書,更具正式性和文獻屬性。

網絡擴展解釋二

谏囊

谏囊是一個漢語詞彙,常用于形容人們對上級表達建議或批評的容器。該詞可以拆分為“谏”和“囊”兩個部分。

谏(jiàn)是一個意義相對獨立的部首,是表示勸谏、規勸的意思。它的筆畫數為八畫。

囊(náng)是表示袋子、容器的意思,也可以作為部首使用。它的筆畫數為四畫。

《谏囊》一詞來源于古代,最早見于《漢書·衛青傳》。當時,衛青出任南越郡太守後,群臣上表勸谏他時,用“摧堅毀銳、懷谏囊以激勸之”來形容。

《谏囊》在繁體漢字中的寫法與簡體基本相同,隻是書寫方式略有差異。

古代漢字寫法中的“谏囊”與現代寫法相差不大,隻是在一些細節上存在差異。例如,在書寫“谏”字時,使用了“讠”作為上部偏旁,表示與言語相關;而“囊”字在古代寫法中,上部顯示了“囗”偏旁,表示與包裹、容器有關。

以下是關于“谏囊”的例句:

  1. 他滿懷谏囊,勇敢地向領導提出自己的意見。
  2. 領導收到了他的谏囊,表示會認真考慮并采納其中的建議。

與“谏囊”相關的組詞有:“谏言”、“谏诤”等。

與“谏囊”意義相近的詞彙包括“勸谏”、“規勸”等。

與“谏囊”意義相反的詞彙包括“奉迎”、“逢迎”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