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承明廬的意思、承明廬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承明廬的解釋

漢 承明殿 旁屋,侍臣值宿所居,稱 承明廬 。又 三國 魏文帝 以 建始殿 朝群臣,門曰 承明 ,其朝臣止息之所亦稱 承明廬 。《漢書·嚴助傳》:“君厭 承明 之廬,勞侍從之事,懷故土,出為郡吏。” 顔師古 注引 張晏 曰:“ 承明廬 在 石梁閣 外,直宿所止曰盧。”《文選·應璩〈百一詩〉》:“問我何功德?三入 承明廬 。” 張銑 注:“ 承明 ,謁天子待制處也。”後以入 承明廬 為入朝或在朝為官的典故。 唐 李颀 《送綦毋三谒房給事》詩:“徒言青瑣闥,不愛 承明廬 。” 清 唐孫華 《題顧退山太史扁舟圖》詩:“暫辭 承明廬 ,歸侍 扶風 帳。”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承明廬"是古代漢語中的專有名詞,典出漢代官制。該詞最早見于《漢書·嚴助傳》記載:"君厭承明之廬,勞侍從之事",指漢代侍臣值宿的處所。據《三輔黃圖》記載,漢代未央宮西側設有承明殿,殿旁建有供侍臣值宿的廬舍,故稱"承明廬",成為文學侍從的代稱。

在文學意象中,"承明廬"被賦予三重象征意義:其一指代帝王近臣的居所,如曹植《贈白馬王彪》雲"谒帝承明廬";其二象征仕途顯達,左思《魏都賦》有"是以漢廸,造于承明"的表述;其三承載着士人功成身退的理想,陸遊詩中"承明廬漢直金馬,集賢院閉登玉堂"即為此意。

該詞在曆代詩詞中形成固定意象,南朝謝朓《始出尚書省》"既通金閨籍,複酌瓊筵醴"即以"金閨籍"暗指承明廬值宿身份。唐代杜甫更将之升華為"緻君堯舜"的政治抱負載體,《秋興八首》"幾回青瑣點朝班"即化用此典。

文獻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承明廬”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築中的特定場所,其含義和演變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1.基本定義與起源

2.功能與象征意義

3.詩詞中的引用

4.曆史演變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詩詞用例或曆史細節,可參考《漢書》《文選》及唐代詩集等文獻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禀氣敞胸露懷潮海塵飯塗羹臣禦赤茀純銀膽虛鄧演達煩請膚寸高亢革號根本故套古香緞寒臘宏雅荒甸滑珠胡琴積貨九成宮碑救傷救災龜裂隽氣開廣诳豫跨蹑困污淚點了望台靈變履組霶飙彭籛棚民骈演謙弱遷運齊皷期權全轉熱灼榮懼沙場涉外水芳聳跸松話屜子通奏未期翁博無衍銜憤消殄小行星瞎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