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牛米的意思、牛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牛米的解釋

(1).牛如米。《北史·崔宏傳》:“帝親登山頂,撫慰新人,適遇 宏 扶老母登嶺,賜以牛米。因詔諸徙人不能自進者,給以車牛。”

(2).用谷物支付的牛租。 宋 洪邁 《容齋隨筆·牛米》:“予觀今吾鄉之俗,募人耕田,十取其五,而用主牛者,取其六,謂之牛米。” 範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四編第二章第八節:“ 江西 饒州 佃客租用地主的耕牛,要向地主多交一成租,稱為‘牛米’。”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牛米(符號:N·m)是國際單位制中表示力矩的導出單位,由力的單位“牛頓”和長度單位“米”組合而成,定義為“1牛頓的力垂直作用于1米長的力臂所産生的力矩”。這一概念廣泛應用于物理學、工程學等領域,例如描述機械部件的旋轉效果或發動機的扭矩性能。

在漢語語境中,“牛米”作為專業術語被《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收錄,釋義為“牛頓米的簡稱,力矩的單位”(參考來源:商務印書館《現代漢語詞典》)。其命名源自科學家艾薩克·牛頓的姓氏,體現國際單位制對科學先驅的紀念意義。需注意區分其與能量單位“焦耳”的差異:雖然兩者量綱相同(1牛米=1焦耳),但焦耳用于描述能量轉換,牛米專指旋轉力作用效果(參考來源:中國國家标準GB 3102.3-1993《力學的量和單位》)。

網絡擴展解釋

“牛米”作為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其解釋需結合曆史背景和文獻記載:

一、古代漢語中的含義

  1. 牛如米(牛與米)
    字面指牛和米兩種物資的結合,常見于賞賜或救濟場景。例如《北史·崔宏傳》記載,北魏皇帝賞賜崔宏“牛米”,用于幫助遷徙的民衆,體現對農耕資源的重視。此處“如”表并列關系,強調牛(勞動力象征)和米(糧食象征)的共同作用。

  2. 牛租(谷物支付形式)
    宋代起,“牛米”衍生為經濟術語,指租用地主耕牛時需額外支付的谷物租金。據洪邁《容齋隨筆》記載,租牛者需多交一成收成,稱為“牛米”。這一用法反映了古代農業社會中耕牛的重要性和租賃制度。

二、現代引申與物理單位

現代漢語中,“牛米”也被借用為物理學中扭矩單位(牛頓·米,符號N·m),表示力與力臂的乘積,用于描述機械轉動效果,如汽車發動機性能。但此含義屬科學術語,與古代詞義無直接關聯。

“牛米”在古代語境下兼具物質援助和經濟契約的雙重意義,需結合具體文獻理解。若需查看更多古籍原文或物理定義細節,可參考《北史》《容齋隨筆》及相關物理手冊。

别人正在浏覽...

班揚抃手表弟不盡然不請不飏躇蹰詞言點酥娘帝儲締昵浮芥負羸腐滅賦徭甘罷貫渠好羞黃中猾頭加固交鈔膠膠紛紛基本原則結绮閣積霖精誠團結九枝菊花酒鈞適開本昆火連叢隆積眉黛眉頭一放,計上心來命犯憫念彌扇拿準侵噬蹊畛铨筦惹災招禍塞上三過其門而不入扇形生黎社區守邦淑弟水靈靈榻橘騰播溫诏五角大樓相處小題大做小心眼下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