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本的意思、開本的詳細解釋
開本的解釋
[format] 根據印刷紙整張均分的數目而決定的出版物的尺寸大小的稱謂(三十二開本)
詳細解釋
拿一定規格的整張印書紙裁開的若幹等分的數目做标準,來表明書刊本子的大小,叫“開本”。如:16開本;32開本。
詞語分解
- 開的解釋 開 (開) ā 啟,張,把關閉的東西打開:開啟。開化。開誠布公。 分割:對開。三十二開本。 通,使通:開導。開竅。 使顯露出來:開采(挖掘礦物)。開發。 擴大、發展:開擴。開拓。 發動或操縱:開動。開
- 本的解釋 本 ě 草木的根:本草(泛指中藥)。無本之木。 事物的根源,與“末”相對:本末(頭尾;始終)。根本(根源;徹底;本質上)。 草的莖,樹的幹:草本植物。 中心的,主要的:本部。本體。 原來:本來。本領。
網絡擴展解釋
“開本”是印刷和出版行業中的專業術語,指書籍或其他印刷品的幅面尺寸規格,其定義和常見類型如下:
一、基本定義
開本表示将一張全開印刷紙均分裁切後的張數,以此确定出版物的尺寸大小。例如:
- 十六開本:全開紙裁切成16張;
- 三十二開本:全開紙裁切成32張。
二、計算方法
開本尺寸與全開紙的原始規格相關。例如:
- 标準全開紙(787mm×1092mm):裁成16張為“小16開”(尺寸約196mm×272mm);
- 大規格全開紙(850mm×1168mm):裁成16張為“大16開”(尺寸約210mm×285mm)。
三、常見類型與用途
- 16開:多用于雜志、教材,幅面較大便于圖文排版。
- 32開:適用于普通書籍,便于攜帶和閱讀。
- 64開:常見于字典、口袋書等小型出版物。
四、特殊說明
- 開本名稱中的數字一般為2的幾何級數(如16、32),但也存在非标準開本(如11開、25開)。
- 封面、插頁的開本可能與正文不同,需單獨标注。
參考資料
綜合權威定義與行業标準:。
網絡擴展解釋二
開本
開本,是一個漢字詞語,用于描述書籍或文件頁數的格式和大小。在印刷業中,開本指的是書籍一頁折疊後的尺寸和頁數的關系。
拆分部首和筆畫
開本的部首是“開”,總筆畫數為12。
來源
開本一詞最早出現在明代的文獻中。最初,開本是用來描述書籍制作過程中紙張的折疊方式和大小。隨着時間的推移,這個詞逐漸演變成指代書本的頁數和尺寸。
繁體
繁體字:“開本”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的漢字書寫中,開本通常被寫作“闓本”或“闿本”。
例句
這本書的開本是16開,一頁折疊後的尺寸非常便于攜帶。
組詞
開本的相關詞語有:“大開本”(書籍尺寸較大)、“小開本”(書籍尺寸較小)、“限量開本”(書籍限量發行的版本)。
近義詞
開本的近義詞包括:“版面規格”,“尺寸格式”
反義詞
開本的反義詞是:“折疊規格”或 “無開本”(即不需要折疊,例如*********)。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