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菊華酒 ”。酒名。一種用菊花雜黍米釀制的酒。《西京雜記》卷三:“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華酒,令人長壽。菊華舒時,并採莖葉,雜黍米釀之,至來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飲焉,故謂之菊華酒。” 南朝 梁 宗懔 《荊楚歲時記》:“九月九日宴會,未知起于何代……今北人亦重此節,佩茱萸,食餌,飲菊花酒,雲令人長壽。”
菊花酒是一種以菊花為主要原料釀制的傳統酒飲,其詞義可從以下多個角度詳細解析:
菊花酒是以菊花與糯米、酒曲等材料共同發酵制成的酒類,常見于中國傳統節慶(如重陽節)中飲用。制作方法通常包含蒸煮糯米、拌入菊花瓣、密封發酵等步驟。
高雅品格的隱喻
菊花被稱為“花中君子”,象征高潔、隱逸與正直。因此,菊花酒也被賦予品味高雅、品格脫俗的寓意,常用于比喻高尚的人或事物。
吉祥與長壽
因“菊”與“久”諧音,菊花酒在重陽節飲用時,承載着祈求健康長壽、福澤綿長的願望。
傳統節慶符號
古時重陽節有飲菊花酒的習俗,唐代詩人權德輿的詩句“秋風傾菊酒,霁景下蓬山”即描繪了這一傳統,體現其作為秋日文化符號的意義。
菊花酒被認為具有清肝明目、降壓降脂、抗菌消炎等功效。例如:
在部分語境中,“菊花酒”也可代指以菊花入酒的風雅生活方式,如文人雅士借酒寄情、表達淡泊名利的志趣。
菊花酒既是具象的傳統飲品,又是融合文化寓意與健康價值的符號。其詞義涵蓋物質與精神雙重層面,反映了中國古代自然觀與人文精神的交融。如需了解更多制作細節或曆史典故,可參考古籍《西京雜記》等文獻記載。
《菊花酒》是一個成語,意思指的是以菊花泡制而成的酒,也可引申為以崇敬、贊美的态度對待老年人。
《菊花酒》的拆分部首為⺻(艸字旁),其總共有6個筆畫。
《菊花酒》這個成語的來源有兩種解釋:
一種解釋是指古代詩人蘇轼的名篇《望江南·菊花開後庭院早》中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文中描述了詩人以菊花釀酒、賞菊并崇敬老年人的情景而得名。
另一種解釋是指宋代著名文人黃庭堅的《次韻友人陳千裡見過》中的“開壇設酒始文華,玄酒黃花菊花家”,文中描述了詩人贊美自己釀制的菊花酒與友人共享的場景而得名。
《菊花酒》的繁體寫法為「菊花酒」。
《菊花酒》的古時候漢字寫法為「菊」、「花」、「酒」。
1. 他像對待菊花酒般,對待了一個老人。
2. 江南的秋天,桂花、菊花齊開,仿佛是天地間沏出的一杯菊花酒。
菊花茶、菊花糕、菊花宴、菊花展、菊花粥
釀菊花酒、以花祭酒
鄙視老年、輕辱長者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