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溫诏的意思、溫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溫诏的解釋

詞情懇切的诏書。 宋 朱熹 《次秀野春晴山行紀物之句》:“側聞溫詔詢耆艾,好趁春風入殿衙。”《明史·齊王榑傳》:“王性兇悖,朕溫詔開諭至六七,猶不悟,教授輩如王何?” 清 葉廷琯 《吹網錄·甯古塔紀略》:“天心嗟嘆,溫詔下頒。”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溫诏”是一個漢語詞彙,具體含義及用法如下:

基本解釋

溫诏(拼音:wēn zhào)指詞情懇切的诏書,通常用于形容古代帝王以溫和、懇切的态度下達的官方文書ue。其中,“溫”表示溫和、溫暖,“诏”指帝王頒布的命令或文書。


詳細解析

  1. 詞義核心
    強調诏書中的情感色彩,即君主在頒布命令時帶有勸慰、關懷的語氣,而非強硬或命令式的态度。例如《明史》中提到“朕溫诏開谕至六七”,即明成祖多次以溫诏書勸誡齊王ue。

  2. 曆史用例

    • 宋代朱熹在詩作中寫道:“側聞溫诏詢耆艾,好趁春風入殿衙”,形容皇帝以溫诏書詢問長者意見。
    • 清代葉廷琯的記載中,“天心嗟歎,溫诏下頒”也體現了君主通過懇切的诏書表達對臣民的體恤。
  3. 與其他詞彙的關聯

    • 近義詞:軟溫、溫谕(均指溫勸告或命令)。
    • 反義詞:嚴诏、敕令(語氣強硬的官方文書)。

使用場景

多用于曆史文獻或文學作品中,描述古代帝王通過诏書展現仁政或安撫臣民的舉動。例如《明史》記載君主用溫诏勸導性格暴戾的藩王,或朱熹以詩句反映朝廷的溫和政令ue。


注意

部分現代詞典(如查字典)将“溫诏”擴展解釋為“溫和善誘的勸告”,但根據古籍用例,其核心仍指向帝王诏書的情感色彩,而非普通勸告ue。

網絡擴展解釋二

溫诏

溫诏是一個常見的漢字詞語,包含兩個字:溫和和诏告。

拆分部首和筆畫

溫字由水部和文部組成,拆分部首為水,筆畫數為12。

诏字由讠部和召部組成,拆分部首為讠,筆畫數為11。

來源

溫诏起源古代的官方行文方式,是指君主向下級官員下達命令或者告示。它包含着兩層意思。

一方面,溫意味着言辭溫和、細膩,表示君主對下級官員或百姓的關切和溫情;诏則代表命令、告示。因此,溫诏意為用溫和的口吻向下級官員下達命令或者告示。

繁體

溫诏的繁體字為「溫詔」。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溫诏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差異。有些資料中可能顯示為「溫誚」,但基本上沒有太大的變化。

例句

溫诏在古代是君王對臣下的一個很重要的傳達方式。

組詞

溫柔、诏書、溫情

近義詞

谕旨、檄文、命令

反義詞

慰問、獎勵、贊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