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 拿糖 ”。 郭澄清 《大刀記》第十章:“ 鎖柱 一拿搪, 志勇 吃不住勁了。”
“拿搪”是一個漢語方言詞彙,主要含義和用法如下:
指故意擺架子、擺譜,或通過搪塞、裝腔作勢來擡高自己的地位。例如在他人請求幫助時,故作姿态以顯示自己的重要性,常見于口語場景。
多用于描述以下情境:
該詞帶有一定貶義色彩,使用時需注意語境。其核心在于通過虛假姿态獲取優勢,與單純拒絕或客觀困難不同。
《拿搪》是一個漢字詞語,其意思是指拿着搪瓷器或搪瓷制品。
《拿搪》的拆分部首為手,表示與手有關;拆分筆畫為9畫。
《拿搪》一詞的來源不甚明确,可能是民間俚語,最早出現在北宋時期的楊萬裡的詩《客挽青浦雁一百五十首》中:“斜飛驚落拿搪摻,輕履徐行不艱難。”
《拿搪》的繁體字為「拿搪」。
據史料推測,古時的《拿搪》字寫作「挐搪」,在曆代的字書中也可以找到相關的記載。
1. 他手裡拿着一隻精美的搪瓷杯。
2. 小明從櫃子裡拿出了一套搪瓷碗盤。
1. 搪瓷:指一種用鋼胚或鐵胚上多次噴塗搪瓷漿,在高溫下燒制而成的一種耐高溫、耐酸堿腐蝕的保溫、保濕容器或塗層材料。
2. 搪瓷器:指由搪瓷制成的器皿、器具。
3. 搪瓷制品:指用搪瓷材料制成的各種工藝品或日常用品。
1. 提:指用手抓住物體并舉起或移動。
2. 扛:指用手臂擡舉或架在肩膀上承擔重物。
放:指将手中物體松開或從手中釋放出來。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