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吳剛的意思、吳剛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吳剛的解釋

傳說中的仙人名。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天咫》:“舊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異書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樹創隨合。人姓 吳 名 剛 , 西河 人,學仙有過,謫令伐樹。” 明 無名氏 《金雀記·玩燈》:“ 嫦娥 真可想,伐木有 吳剛 。” 清 趙翼 《月中桂樹·壬午順天鄉試題得香字》詩:“蕊珠宮闕朗,攀折許 吳剛 。” 毛6*6*東 《蝶戀花·答李淑一》詞:“問訊 吳剛 何所有? 吳剛 捧出桂花酒。”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吳剛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吳剛”是中國古代神話中的著名人物,其含義和文化背景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詳細解析:

一、神話起源與故事背景

吳剛最早見于唐代《酉陽雜俎》,傳說他是漢朝西河(今山西離石)人,因學仙過程中犯有過錯,被天帝懲罰到月宮砍伐桂樹。這棵桂樹具有“隨砍隨合”的特性,使得吳剛的勞作永無止境,成為永恒的象征。

二、文化象征意義

  1. 徒勞與懲罰:吳剛伐桂的故事常被用來比喻徒勞無功或無限循環的困境,如“吳剛伐桂”成語即暗含此意。
  2. 堅韌不拔:現代引申義中(如提到),吳剛也被視為追求完美、不達目的不罷休的象征,但這種解讀更偏向文學化引申,與傳統神話的核心略有差異。

三、相關傳說與文化關聯

四、文學與藝術引用

唐代詩人李白《把酒問月》等作品常以吳剛暗喻孤寂或永恒,現代文學中則更多用于表達對執著精神的複雜思考。


吳剛的核心形象是“受罰的月宮伐木者”,其故事融合了神話的奇幻性與人性隱喻,成為中國文化中一個兼具美學與哲學意味的符號。

網絡擴展解釋二

《吳剛》的意思

《吳剛》是一個漢字詞語,又稱為人名。它指的是中國傳說中月宮中的一位神仙,他被稱為柳林中的神農會,也是嫦娥奔月的候補人選。這個詞語也可以用來形容人們刻苦努力、追求極緻的精神,類似于現代漢語中的“刻苦鑽研”或“追求完美”的意思。

拆分部首和筆畫

《吳剛》這個詞由“口”部和“同”部組成。其中,“口”是這個字的偏旁部首,而“同”是表示“神經衰弱”一詞的古體字。整個漢字共有8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寫法

《吳剛》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神話故事中的月宮傳說。關于吳剛的形象和故事,在《山海經》、《後漢書·仙志》等古代文獻中有所記載。

繁體中文的寫法為「吳剛」。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吳剛的字形有所不同,有時會将“口”字旁寫作“十”字旁,如「吳剛」。

例句

1. 他的工作态度就像吳剛一樣刻苦努力。

2. 這位藝術家在追求藝術的路上始終保持着吳剛的精神。

組詞

1. 吳剛精神

2. 吳剛努力

3. 吳剛作風

近義詞

1. 堅韌不拔

2. 刻苦鑽研

3. 追求完美

反義詞

1. 懈怠

2. 敷衍塞責

3. 虛度光陰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