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淖爾的意思、淖爾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淖爾的解釋

蒙古語稱湖泊為“淖爾”。如: 阿拉克淖爾 ; 阿勒坦淖爾 。也譯作諾爾。參閱《嘉慶一統志·科布多·山川》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淖爾(nào ěr)是漢語中的一個名詞,專指湖泊或水泊,尤其用于中國北方地區(如内蒙古、新疆等地)的地名中。該詞源于蒙古語“ᠨᠠᠭᠤᠷ”(nagur),意為“湖泊”,後融入漢語方言,成為地理名稱的常用詞綴。以下從詞典釋義、詞源、用法及實例進行詳細說明:


一、詞典釋義

  1. 基本含義

    指天然形成的湖泊或水窪地帶,多用于描述草原、高原地區的淺水湖。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第944頁。

    查看詞條

  2. 地域性特征

    常見于蒙古語借詞的地名,如“羅布淖爾”(羅布泊)、“查幹淖爾”(白色湖泊)等,強調湖泊的地理屬性。

    來源:《中國地名語源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5年,第210頁。


二、詞源與演變


三、實際應用與典型地名

  1. 新疆羅布淖爾

    即羅布泊,古稱“鹽澤”,《漢書·西域傳》記載:“樓蘭國近羅布淖爾”。

    來源:《新疆地理志》,中國地圖出版社,2018年。

  2. 内蒙古查幹淖爾

    位于錫林郭勒盟,意為“白色湖泊”,因湖岸鹽堿沉積得名,為典型草原湖泊。

    來源:《内蒙古地名文化研究》,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5年。


四、相關文化意涵

在遊牧文化中,“淖爾”象征水源與生命,常見于民歌與史詩,如蒙古族長調《查幹淖爾》歌頌湖泊滋養草原。

來源:《蒙古族生态文化研究》,民族出版社,2009年。


引用文獻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016.
  2. 史為樂. 《中國地名語源詞典》.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95.
  3. 内蒙古大學蒙古學研究院. 《蒙古語借詞對漢語方言的影響》. 2010.
  4. 溫端政. 《晉語方言詞典》. 語文出版社, 2002.
  5. 王野蘋. 《新疆地名概說》. 中國地圖出版社, 2018.
  6. 陳崗龍. 《蒙古族生态文化研究》. 民族出版社, 2009.

網絡擴展解釋

“淖爾”是蒙古語音譯詞,意為“湖泊”,主要用于地名,常見于中國北方蒙古族聚居地區。以下是詳細解釋:

  1. 詞源與含義
    “淖爾”源于蒙古語“Naγur”(音譯“諾爾”),意為天然形成的湖泊。例如,内蒙古的“巴彥淖爾”即“富饒的湖泊”(“巴彥”為蒙古語“富饒”之意)。

  2. 用法特點

    • 地名标識:多用于湖泊名稱或含湖泊特征的地名,如新疆的“羅布淖爾”(即羅布泊)、内蒙古的“達裡淖爾”(達裡泊)。
    • 曆史文獻:清代《嘉慶一統志》等文獻中已有記載,如“齋桑淖爾”(現齋桑泊)、“特穆爾圖淖爾”(即伊塞克湖)。
  3. 地區分布
    該詞廣泛用于新疆、内蒙古、青海等地,反映蒙古族語言文化對地理命名的深遠影響。例如青海湖在蒙古語中稱“庫庫淖爾”。

  4. 相關譯法
    部分文獻或方言中,“淖爾”也譯作“諾爾”,兩者含義相同,如“阿勒坦淖爾”與“阿勒坦諾爾”。

若需了解具體地名案例或曆史背景,可參考權威文獻或地方志(如《嘉慶一統志·科布多·山川》)。

别人正在浏覽...

昂頭挺胸奧地利帝國磅磄鮑酪不到烏江心不死闡發超然獨處趁朝陳實遺盜赤條條村院醋酸電流地下河飛舟風漢副憲歸道過電橫大黃栌花園子家眷叫苦不疊近安酒渴九竅吉兇禍福開亮口抗命口燥唇幹款伏款跨苦際萊茵河裂隙陵嶒令人六馭冒地薩怛嚩毛尾柰林齧臂盟平字祁紅清溜溜秋糯妻小戚憂群處蝨蠅手膀子守選桐棺歪剌王枚葦笥痿易顯彰小公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