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淖尔的意思、淖尔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淖尔的解释

蒙古语称湖泊为“淖尔”。如: 阿拉克淖尔 ; 阿勒坦淖尔 。也译作诺尔。参阅《嘉庆一统志·科布多·山川》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淖尔(nào ěr)是汉语中的一个名词,专指湖泊或水泊,尤其用于中国北方地区(如内蒙古、新疆等地)的地名中。该词源于蒙古语“ᠨᠠᠭᠤᠷ”(nagur),意为“湖泊”,后融入汉语方言,成为地理名称的常用词缀。以下从词典释义、词源、用法及实例进行详细说明:


一、词典释义

  1. 基本含义

    指天然形成的湖泊或水洼地带,多用于描述草原、高原地区的浅水湖。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944页。

    查看词条

  2. 地域性特征

    常见于蒙古语借词的地名,如“罗布淖尔”(罗布泊)、“查干淖尔”(白色湖泊)等,强调湖泊的地理属性。

    来源:《中国地名语源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5年,第210页。


二、词源与演变


三、实际应用与典型地名

  1. 新疆罗布淖尔

    即罗布泊,古称“盐泽”,《汉书·西域传》记载:“楼兰国近罗布淖尔”。

    来源:《新疆地理志》,中国地图出版社,2018年。

  2. 内蒙古查干淖尔

    位于锡林郭勒盟,意为“白色湖泊”,因湖岸盐碱沉积得名,为典型草原湖泊。

    来源:《内蒙古地名文化研究》,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5年。


四、相关文化意涵

在游牧文化中,“淖尔”象征水源与生命,常见于民歌与史诗,如蒙古族长调《查干淖尔》歌颂湖泊滋养草原。

来源:《蒙古族生态文化研究》,民族出版社,2009年。


引用文献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016.
  2. 史为乐. 《中国地名语源词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5.
  3. 内蒙古大学蒙古学研究院. 《蒙古语借词对汉语方言的影响》. 2010.
  4. 温端政. 《晋语方言词典》. 语文出版社, 2002.
  5. 王野苹. 《新疆地名概说》. 中国地图出版社, 2018.
  6. 陈岗龙. 《蒙古族生态文化研究》. 民族出版社, 2009.

网络扩展解释

“淖尔”是蒙古语音译词,意为“湖泊”,主要用于地名,常见于中国北方蒙古族聚居地区。以下是详细解释:

  1. 词源与含义
    “淖尔”源于蒙古语“Naγur”(音译“诺尔”),意为天然形成的湖泊。例如,内蒙古的“巴彦淖尔”即“富饶的湖泊”(“巴彦”为蒙古语“富饶”之意)。

  2. 用法特点

    • 地名标识:多用于湖泊名称或含湖泊特征的地名,如新疆的“罗布淖尔”(即罗布泊)、内蒙古的“达里淖尔”(达里泊)。
    • 历史文献:清代《嘉庆一统志》等文献中已有记载,如“斋桑淖尔”(现斋桑泊)、“特穆尔图淖尔”(即伊塞克湖)。
  3. 地区分布
    该词广泛用于新疆、内蒙古、青海等地,反映蒙古族语言文化对地理命名的深远影响。例如青海湖在蒙古语中称“库库淖尔”。

  4. 相关译法
    部分文献或方言中,“淖尔”也译作“诺尔”,两者含义相同,如“阿勒坦淖尔”与“阿勒坦诺尔”。

若需了解具体地名案例或历史背景,可参考权威文献或地方志(如《嘉庆一统志·科布多·山川》)。

别人正在浏览...

班立饱腹变缞辩速傧从簿籍不可一世步舞参款城河鸱彝鹑衣鹄面赐香慈幼单帮荡灭倒颠东床堆内多时访谒发上冲冠愤火佛子概算刚辩稿荐珪爵过来人侯王黄袄頮沐监农解谜精禽境壤竞胜极忠拉枯折朽类聚联席连野柳颊毛坯房梅溪螟蛉之子奇谟秦嬴钦召屈马任木圣旦神语送恤素光铜駞頽墉王畿五讲四美三热爱无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