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制穿孔工具。 南朝 梁 陶弘景 《真诰·甄命授一》:“昔有 傅先生 者,其少好道,入 焦山 石室中,積七年而 太極老君 詣之,與之木鑽,使穿一石盤,厚五尺許,雲穿此盤便當得道。” 唐 章孝标 《道者與金丹開合已失因為二首再有投擲》詩之一:“木鑽鑽盤石,辛勤四十年。”
“木鑽”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詳細解析:
木鑽指木制的穿孔工具,主要用于在木材或其他材料上鑽孔。其結構通常為木制手柄與鑽頭結合,通過旋轉産生摩擦力進行穿孔。
文獻記載:
最早見于南朝梁陶弘景《真诰·甄命授一》,記載道教人物傅先生用木鑽穿透五尺厚的石盤,象征修行的堅持與突破。
唐代章孝标的詩句“木鑽鑽盤石,辛勤四十年”,也以木鑽比喻長期努力終有所成。
實際應用:
古代歐洲農民曾用木鑽旋轉取火,或制作日常工具(如例句中歐洲農夫用木鑽在石頭上鑽孔)。
木鑽在漢語中常被用作比喻義,形容人或事物具備突破困境、持之以恒的能力。例如:
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曆史典故,可參考《真诰》原文及唐代詩詞。
《木鑽》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指的是用木頭制成的鑽子。它由“木”和“鑽”兩個字組成,形象地描述了木制的鑽子。
根據《康熙字典》的記載,本字的部首為“木”,表示與木有關。而根據字形,這個漢字總共有9個筆畫。
《木鑽》這個詞的來源已經無法考證,但根據曆史文獻推測,它可能是古代工匠為了解決木材加工問題而創造的。在古代,木制品在生活中非常常見,所以制作木鑽來方便鑽孔或是雕刻工作也是很自然的發展。
《木鑽》的繁體字為「木鑽」,在繁體字中,鑽的字形有一定的變化,但整體結構和意思保持不變。
《木鑽》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可能與現代有所不同,但由于目前沒有确鑿的資料,所以無法準确描述其古時候的漢字形态。
1. 他用木鑽将木闆上的孔鑽好了。
2. 這個工藝品是用木鑽雕刻而成的。
1. 木制:指由木材制作而成。
2. 鑽孔:指通過鑽孔器具在物體上鑽孔。
3. 鑽頭:指用于鑽孔的工具部分。
近義詞:木制鑽子、木頭鑽、木制雕刻器具
反義詞:金鑽、石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