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markble connoiseurship] 卓越的鑒賞力
杜郎俊賞。——宋· 姜夔《揚州慢》
(1).精于鑒賞,善于品評。 南朝 梁 鐘嵘 《<詩品>序》:“近 彭城 劉士章 ,俊賞之士,疾其淆亂,欲為當世詩品,口陳标榜。”
(2).善于玩賞的人。 明 吳承恩 《花草新編序》:“蓋從吾好,祇據家藏,呈諸俊賞,庶或有同餘者乎。”
(3).快意的遊賞。 唐 王勃 《晚秋遊武擔山寺序》:“ 雞林 俊賞,蕭蕭 鷲嶺 之居。” 宋 姜夔 《揚州慢》詞:“ 杜郎 俊賞,算而今、重到須驚。”
“俊賞”一詞的含義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基本釋義
指卓越的鑒賞力或精于品評的才能。例如姜夔《揚州慢》中“杜郎俊賞”,即指杜牧(杜郎)對詩歌與景緻具有超群的審美能力。
文學語境中的延伸
在詩詞中,“俊賞”既可形容鑒賞力,也可指代善于鑒賞之人。如南朝鐘嵘《詩品》提到劉士章為“俊賞之士”,強調其品評詩文的專長。
其他較少用釋義
部分文獻中,“俊賞”也引申為“快意遊賞”(如王勃《晚秋遊武擔山寺序》),或“盡情贊賞”之意,但此類用法相對罕見。
注:該詞現代多用于文學評論領域,日常使用頻率較低。理解時需結合具體語境,優先參考權威典籍中的釋義。
《俊賞》一詞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其中《俊》字指的是聰明、才華出衆的人,而《賞》字則表示欣賞、贊賞。
《俊賞》的拆分部首是人字旁,筆畫數為10畫。
《俊賞》這個詞起源于古代漢語,它描繪了對聰明才華出衆之人的贊賞和欣賞。
《俊賞》在繁體中的寫法是「俊賞」。
在古代漢字中,「賞」字的寫法略有不同,它使用了「貝」字旁,構成了「賞」的字形。
1. 他在音樂上展現出了俊賞的眼光。
2. 這位年輕的作家因其獨特的寫作風格獲得了衆人的俊賞。
3. 老師對學生的成績給予了俊賞和鼓勵。
1. 俊才:聰明才華出衆的人。
2. 賞心悅目:使人感覺愉悅和滿足。
3. 俊俏:形容外貌美麗、聰明活潑。
1. 贊賞:對某人或某事表示認可和贊美。
2. 欣賞:對某人或某事感到喜愛、願意接受。
3. 羨慕:對某人的能力、條件等心生嫉妒和向往。
1. 鄙視:對某人或某事持不屑或輕視的态度。
2. 貶低:對某人或某事評價不高,認為其價值不大。
3. 颠倒黑白:歪曲事實真相、颠倒是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