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如獲至寳的意思、如獲至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如獲至寳的解釋

好像得到最珍貴的東西。 宋 李光 《與胡邦衡書》:“忽 蜀 僧 行密 至,袖出“寂照庵”三字,如獲至寳。” 李凖 《李雙雙》五十:“ 二春 又急忙把 彥方嫂 的話如獲至寶似地往筆記本上恭正地記着。”亦作“ 如獲至珍 ”。《紅樓夢》第八十回:“那 薛蟠 得了 寶蟾 ,如獲至珍,一概都置之不顧。”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如獲至寳”是“如獲至寶”的異體寫法,該成語在《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中被規範收錄為“如獲至寶”,釋義為“好像得到了最珍貴的寶物,形容對所得事物極為珍視或意外欣喜的心情”。從構詞結構分析,“如”表示“好像”,“獲”即“獲得”,“至”意為“極、最”,“寶”指“珍寶”,四字組合形成主謂短語,生動刻畫了意外獲得珍貴事物時的心理狀态。

該成語的語法功能多樣,可作謂語(例:“他得到這本古籍,如獲至寶”)、定語(例:“如獲至寶的表情”)或狀語(例:“如獲至寶地捧在手中”)。其核心語義包含雙重情感維度:一是對事物價值的極度認可,二是意外獲取的驚喜感,這種複合情感使其在文學表達中具有較強感染力。

從語源考證,《漢語成語源流大辭典》記載該成語最早見于宋代文獻,李光《與胡邦衡書》中“忽奉教墨,喜出望外,如獲至寶”的用法,已基本定型為現代語義。需要注意的是,“寳”為“寶”的異體字,《通用規範漢字表》确認“寶”為規範字形,建議在正式文本中使用标準寫法。

網絡擴展解釋

“如獲至寳”(簡體為“如獲至寶”)是一個形容得到珍貴事物時極度喜悅的成語,其核心含義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釋義

二、出處與典故

三、用法與特點

  1. 情感色彩:
    中性偏褒義,多用于表達對意外收獲的珍愛,如獲得重要信息、珍貴物品等。
  2. 語法結構:
    動賓式成語,常作謂語、定語或狀語,如“他如獲至寶地捧着古籍”。
  3. 近義/反義詞:
    • 近義詞:喜出望外、大喜過望
    • 反義詞:如喪考妣(形容極度悲痛)。

四、延伸說明

如需更詳細的曆史用例或不同語境分析,可參考《漢語成語大詞典》或權威古籍解析。

别人正在浏覽...

八犍度半瞋半喜鬓影哺饋不祥當風東風浩蕩短路遁名改作風檢鳳眼蓮輔治覆治甘眠幹名工業基地寡發鼓鑪涸思乾慮滑出律胡拉亂扯渾奧婚俗麚鹿講說講圖蹇行機柄介德節骨眼金箍咒劇作家可變課程老雕練祥例拘領空録科洛桑悶聲木刀泥筩花旁旁判然搒械盆堂伾伾破理蒲鴿求竈頭不如告竈尾山頽缞粗睢剌讬國土紙為他人做嫁衣裳五丞詳盡饷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