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像得到最珍貴的東西。 宋 李光 《與胡邦衡書》:“忽 蜀 僧 行密 至,袖出“寂照庵”三字,如獲至寳。” 李凖 《李雙雙》五十:“ 二春 又急忙把 彥方嫂 的話如獲至寶似地往筆記本上恭正地記着。”亦作“ 如獲至珍 ”。《紅樓夢》第八十回:“那 薛蟠 得了 寶蟾 ,如獲至珍,一概都置之不顧。”
“如獲至寳”(簡體為“如獲至寶”)是一個形容得到珍貴事物時極度喜悅的成語,其核心含義和用法如下:
如需更詳細的曆史用例或不同語境分析,可參考《漢語成語大詞典》或權威古籍解析。
《如獲至寶》是一個成語,意為得到了極其寶貴的東西。拆分成字進行解釋,可以看到它由三個漢字組成:如、獲、至,每個字都有自己獨特的意思。
- 如(rú):表示像、似的意思,引申為“好像”、“仿佛”等。 - 獲(huò):表示得到、取得、收獲的意思。 - 至(zhì):表示到達、到了、極緻的意思。
- 如(rú):由女性(wǔ)部和口(kǒu)部組成,總共有5個筆畫。 - 獲(huò):由禾(hé)部和攴(pū)部組成,總共有11個筆畫。 - 至(zhì):由至(zhì)部組成,總共有6個筆畫。
《如獲至寶》這個成語最早見于《戰國策·趙策一》:“故勉人之征者如獲至寶,心之憂者如釋重負。”它的意思是勉勵人們克服困難就像得到了一件寶貴的東西,煩惱釋放就像卸下了沉重的負擔。這個成語的繁體字形為「如獲至寶」。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有些字形和現代的寫法有所不同。例如,“至”字在古代寫法中采用「豆」(dòu)部,總共有5個筆畫,而現代寫法中隻有4個筆畫。這種變化是漢字發展過程中的一種演變。
- 她的成功讓人們感覺如獲至寶,每個人都想學習她的秘訣。 - 我對這個新項目抱有很高的期望,希望能如獲至寶。
- 組詞:如魚得水、功成名就、如願以償 - 近義詞:大功告成、非常寶貴、得到了極好的東西 - 反義詞:不值一提、失去了重要的東西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