钿砌的意思、钿砌的詳細解釋
钿砌的解釋
(1).鑲嵌金、銀、玉、貝殼等物的台階。 南朝 梁 王僧孺 《中寺碑》:“旁攀鏤檻,斜登鈿砌。”
(2).用金、銀、玉、貝等物砌疊。 唐 白居易 《池上即事》詩:“鈿砌池心緑蘋合,粉開花面白蓮多。”
詞語分解
- 钿的解釋 钿 (鈿) à 把金屬寶石等鑲嵌在器物上作裝飾:寶钿。螺钿。金钿。翠钿。 古代一種嵌金花的首飾。 钿 (鈿) á 錢,硬币:銅钿。洋钿。車钿。幾多钿? 筆畫數:; 部首:钅; 筆順編號:
- 砌的解釋 砌 ì 建築時壘磚石,用泥灰粘合:砌牆。堆砌(亦喻寫文章時使用大量華麗而無用的詞語)。 台階:雕欄玉砌。 砌 è 〔砌末〕中國元曲中稱戲曲舞台上所用的簡單布景和特制的器物。亦作“切末”(“末”均讀輕
網絡擴展解釋
“钿砌”是一個漢語詞彙,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主要包含以下兩種解釋:
1.基本釋義
發音:diàn qì(“钿”此處讀作diàn,指鑲嵌裝飾;“砌”指台階或壘砌)。
含義:
- 鑲嵌貴重材料的台階:指用金、銀、玉、貝殼等珍貴材料裝飾或鑲嵌的台階,多見于古代建築。例如南朝梁王僧孺《中寺碑》中“斜登钿砌”即描述此類台階()。
- 用貴重材料裝飾或堆疊:指以金、銀、玉、貝等材料精細鑲嵌或堆砌成器物。如白居易《池上即事》提到“钿砌池心綠蘋合”,形容池邊裝飾的華麗()。
2.延伸與使用
- 應用場景:多用于描述古代建築、器物或詩詞中的精美工藝,常見于文獻或文學創作()。
- 注意:“钿”在方言中也可讀tián,表示錢币,但在“钿砌”中特指裝飾工藝,與“錢”無關()。
“钿砌”強調以貴重材料進行精細裝飾或構造,既有實物指向(台階、器物),也承載文學意象。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典》或古籍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钿砌一詞的意思:钿砌(diàn qì)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用錫絲、金屬線等嵌入工藝品表面的一種裝飾方式。它可以用來修飾和增添物品的美觀度,通常出現在古代的藝術品,建築物或文物上。
拆分部首和筆畫:钿砌這個詞可以分解為「钅」和「厶石丿」。其中,「钅」是漢字的金屬部首,「厶石丿」是漢字的石部首,并且具有3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钿砌」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裝飾工藝。可以說,钿砌在中國的藝術和文化曆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繁體字中,「钿」的形狀稍有不同,變為「鈿」。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可能與現代有所不同。然而,「钿」和「砌」這兩個字在古時候的寫法與現代相似,沒有特别大的變化。
例句:以下是使用「钿砌」一詞的例句:
1. 這個古代文物上的钿砌工藝非常精細。
2. 我爺爺修複了一把用钿砌工藝裝飾的古筝。
組詞:與「钿砌」相關的詞語有「钿砌工藝」、「钿砌裝飾」。
近義詞:和「钿砌」意義相近的詞語有「嵌鑲」、「金屬鑲嵌」、「金屬裝飾」。
反義詞:與「钿砌」意義相反的詞語沒有明确的反義詞。
希望這些回答對你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