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納官的意思、納官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納官的解釋

(1).向官府交納谷物。《詩·小雅·甫田》“我取其陳,食我農人” 唐 孔穎達 疏:“待秋收,然後取民新穀,以納官也。”

(2).捐官。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局詐》:“乃知道士之納官,皆為琴也。”

(3).授官。《國語·越語上》:“令孤子、******、疾疹、貧病者,納官其子。” 韋昭 注:“官,仕也,仕其子而教,以廪食之也。”官,一本作“ 宦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納官”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需結合具體曆史語境和文獻記載來理解。綜合多個權威來源,該詞主要有以下三種解釋:

1. 向官府交納谷物
指農民或百姓按規定向朝廷或地方官府繳納糧食等實物稅賦。這一用法最早見于《詩經·小雅·甫田》的唐代注疏,孔穎達提到“待秋收,然後取民新穀,以納官也”。反映了古代以糧食為主的賦稅制度。

2. 捐官(用錢財買官職)
明清時期常見的現象,即通過繳納錢財換取官職。如蒲松齡《聊齋志異·局詐》中記載“道士之納官,皆為琴也”,揭露了當時官場腐敗的風氣。

3. 授官(官方選拔任命)
指官府選拔人才并授予官職。出自《國語·越語上》:“令孤子、寡婦、疾疹、貧病者,納官其子。”此處“納官”意為官府收容并培養其子嗣為官吏。


補充說明

網絡擴展解釋二

納官

納官是一個漢字詞語,通常用來指代接納或錄用官員。下面将對納官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進行說明。

1. 拆分部首和筆畫

納官由纟(納字邊旁)和官(官字全)兩個部分組成。其中,纟是紡織品的意思,官表示官員或政府。納官共由9個筆畫構成。

2. 來源

納官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官吏選拔錄用制度,表示政府或官方接納某個人擔任官職的意思。

3. 繁體

納官的繁體字為「納官」。

4.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納官的官字曾寫作「冠」,即冠字旁+官字全。

5. 例句

(1)他憑借才幹和品德被納官為官員。

(2)納官選才應以公正為原則,不能偏袒一方。

6. 組詞

納官可以與其他詞彙組合成新的詞語,例如納官門第、納官祭祀等。

7. 近義詞

與納官近義的詞語包括錄用、任用。

8. 反義詞

納官的反義詞為罷官或免官,表示官員被解除職務。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