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布腹心的意思、敢布腹心的詳細解釋
敢布腹心的解釋
敢:謙詞,表示自己很冒昧;布:闡述、表述;腹心:比喻誠意。至誠的話。舊時表示恭敬謹慎地陳述自己内心深處的話。
詞語分解
- 敢的解釋 敢 ǎ 有勇氣,有膽量:勇敢。果敢。敢闖。敢死隊。敢作敢為。敢怒而不敢言。 謙辭,“不敢”的簡稱,冒昧的意思:敢問。敢請。敢煩。 方言,莫非:敢許。敢怕。敢是哥哥回來了? 筆畫數:; 部首:攵; 筆
- 腹心的解釋 .肚腹與心髒,皆人體重要器官。亦比喻賢智策謀之臣。《詩·周南·兔罝》:“肅肅兔罝,施于中林;赳赳武夫,公侯腹心。” 鄭玄 箋:“此罝兔之人,行於攻伐,可用為策謀之臣,使之慮事,亦言賢也。”《孟子·離婁
專業解析
“敢布腹心”是一個文言色彩濃厚的成語,在現代漢語中使用較少,但其含義深刻,常用于表達坦誠真摯的情感。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一、 字詞本義解析
-
敢:
- 本義為勇敢、有膽量。
- 在“敢布腹心”中,用作謙辭,表示“冒昧地”、“鬥膽地”,帶有謙遜和恭敬的語氣,表明說話者知道自己的行為可能有所僭越或打擾,但仍決心表達。這體現了說話者的誠意和決心。
-
布:
- 本義指麻、葛等織物的通稱。
- 引申為鋪開、陳列、宣告、陳述。在“敢布腹心”中,取其引申義,意為“陳述”、“坦露”、“表達”。
-
腹心:
- 字面義: 指肚子和心髒,是人體重要的内髒器官。
- 引申義/比喻義: 這是關鍵所在。
- 比喻真心誠意、内心深處最真實的想法和情感。 古人認為心是思考、情感的器官,腹也常與内心想法相聯繫(如“滿腹經綸”、“腹诽”)。因此,“腹心”合起來,就比喻最隱秘、最真摯的内心世界,相當于“肺腑之言”、“赤誠之心”。
- 比喻親信、信賴的人。 但在“敢布腹心”這個短語中,主要取第一個比喻義。
二、 成語整體含義
将三個字合起來理解,“敢布腹心”直譯就是:冒昧地(鬥膽地)陳述(坦露)内心深處的真實想法和情感。
其核心含義在于:說話者懷着謙恭、誠懇甚至有些忐忑的心情,向對方(通常是地位較高者或需要鄭重對待的對象)毫無保留地、極其坦誠地表達自己最真實的想法、感受、意見或秘密。它強調的是一種極緻的坦誠、真摯和信任。
三、 用法與語境
- 謙敬色彩: “敢”字賦予了整個短語謙遜、恭敬的語氣,常用于下對上(如臣子對君主、晚輩對長輩)或平輩間非常鄭重的場合。
- 鄭重場合: 多用于書面語或非常正式的口語表達中,如書信(尤其是古代奏章、書信的開頭或結尾)、演講、重要談話的開場白等。
- 表達内容: 所“布”的内容通常是重要的建議、懇切的請求、深藏的秘密、真摯的情感(如忠誠、愛慕、感激、憂慮)等。
- 情感強度: 表達了說話者強烈的傾訴願望和希望獲得對方理解、信任或接納的期待。
四、 現代意義與同義表達
在現代漢語中,雖然直接使用“敢布腹心”的場景減少,但其表達的“坦誠相告”、“傾吐衷腸”、“披肝瀝膽”、“推心置腹”、“開誠布公”等意思依然存在。當需要表達極其真誠、毫無保留地訴說内心時,這個成語仍能傳達出古典而莊重的韻味。
“敢布腹心”意指懷着謙恭誠懇的态度,冒昧地向對方坦露内心最深處、最真實的想法和情感。它強調極緻的坦誠、真摯和信任,常用于鄭重、恭敬的場合,帶有濃厚的文言色彩和謙敬意味。
參考來源:
- 《漢語大詞典》 (上海辭書出版社):對“敢”、“布”、“腹心”及成語“敢布腹心”有詳細釋義和例證。該詞典是漢語詞彙研究的權威工具書。
- 《古代漢語詞典》 (商務印書館):着重收錄古代文獻中的字詞和成語,對理解“敢布腹心”的文言用法和語境有重要參考價值。
- 《現代漢語詞典》 (商務印書館):雖然主要收錄現代漢語詞彙,但對“腹心”的比喻義(如“腹心之言”)有明确解釋,有助于理解該成語的核心部分。
- 《成語大詞典》 (多種版本):通常會收錄“敢布腹心”或類似表達,并提供釋義和出處例證。
- 《人民日報》等權威媒體在引用古典表達或撰寫鄭重文章時,有時會使用或化用此類成語以增強表達的莊重感和曆史底蘊。
網絡擴展解釋
“敢布腹心”是一個古代謙辭,常用于自謙地表達内心真誠的想法。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釋義
- 字面含義:“敢”表示冒昧,“布”指陳述,“腹心”比喻真誠的心意。整體意為“冒昧地陳述内心誠意”,常用于謙遜地表達自己的觀點或請求。
- 引申意義:舊時用于表示恭敬、謹慎地說出肺腑之言,帶有委婉自謙的語氣。
二、出處與典故
-
《左傳·宣公十二年》
最早記載為:“敢布腹心,君實圖之。”,意為向君主坦陳心意,請求對方慎重考慮。
-
《戰國策·趙策一》
另一典故出自義士豫讓為智伯複仇的故事。豫讓刺殺趙襄子失敗後,提出“擊衣代刑”,并言:“非所望也,敢布腹心。”,表達雖敗猶敬的誠摯心意。
-
《史記·楚世家》
西漢司馬遷引用此語:“使改事君,孤之願也……敢布腹心。”,進一步強化其作為自謙辭的用法。
三、用法與語境
- 適用場景:古代臣子對君主、下屬對上級陳述主張時,或人際交往中委婉表達真實想法。
- 語法結構:動賓短語,作謂語,多用于書面或正式場合。
- 近義詞:敬布腹心、冒昧陳詞。
四、例句
- 現代仿古用法:“今日冒昧建言,敢布腹心,望領導海涵。”
- 古籍例證:“若君不忘先王之德,敢布腹心。”
通過不同典籍的記載,此成語體現了古人表達誠意時的謙卑态度,現代雖少用,但可借其意蘊增強語言文雅性。如需更多古籍用例,可參考《左傳》《戰國策》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闇穢半瞋半喜博濟長馬串用刍泥慈眼寸箋大皞悼心翻天覆地告蒇恭密挂冠歸去何故合延惠及呼喇喇教導員接腳壻藉甚霁氛軍賜刻苦耐勞磕睡款空拉差勞酒裡層利民靈心慧性梅花屋主蒙沖納種尼甫凝露騘派數癖傲披羅戴翠憑驗清麗瓊林玉質三統曆神峯沈質石堤石灰岩鸤鸠手函手攜手誰堪戍士絲斤瑣說撻伐蹄蚤仙法校迹洩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