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younger brother’s wife]∶弟弟的妻子
(2) [aunt] [口]∶嬸母
(1).叔母。 元 楊文奎 《兒女團圓》楔子:“ 福童 雲:母親,嬸子來了也。”《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七回:“﹝ 文琴 ﹞寫了一封信給他的叔丈母--便是那小姐的嬸子。”
(2).以侄輩身份稱長輩婦女。《兒女英雄傳》第四十回:“人家照舊是嬸子長,大娘短,姐姐親,妹子熱的不離口,并且比嚮來倒格外加了些親熱和氣。” 賀敬之 丁毅 等《白毛女》第一幕第一場:“大嬸子給了玉茭子面,我等我的爹爹回家過年。”
(3).兄、嫂稱弟之妻。 元 楊文奎 《兒女團圓》楔子:“搽旦雲:嬸子請坐。我請将你來,别無甚事,我要分另了這家私。”《水浒傳》第四九回:“當下 病尉遲 孫立 下馬來,進得門便問道:‘兄弟,嬸子害甚麼病?’”
(4). 宋 代商賈出遠門時的隨身姘婦。 宋 洪邁 《夷堅支志乙·翟八姐》:“ 江 、 淮 、 閩 、 楚 間商賈,涉歷遠道,經月日久者,多挾婦人俱行,供炊爨薪水之役,夜則共榻而寝,如妾然,謂之嬸子,大抵皆猥娼也。”
“嬸子”是漢語中常見的親屬稱謂詞,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以下解釋:
叔父的妻子
即“叔母”,是家族中對父親弟弟妻子的稱呼。例如《紅樓夢》中提到的“嬸子在裡面住着”,以及《兒女團圓》中“嬸子來了也”,均指這一含義。
弟弟的妻子
在部分方言或特定語境中,也可指弟弟的配偶。如《水浒傳》中兄嫂對弟媳的稱呼。
對長輩女性的尊稱
侄輩或晚輩可泛稱與母親同輩、年齡較長的已婚女性為“嬸子”,如“張大嬸兒”。
曆史特殊含義
宋代文獻中曾記載“嬸子”可指商人外出時隨行的妾室,但此用法現已罕見。
如需更完整的釋義或古籍例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紅樓夢》《水浒傳》等文學作品。
嬸子(shěn zi),是漢語中表示嬸娘、姑娘之意的詞語。
拆分部首和筆畫:嬸字的拆分部首為女,筆畫數為13。
來源:嬸字最早出現在《爾雅》一書中,用作女婿稱呼嶽母。後來,這個詞逐漸演變為表示稱呼自己的姑母或者嬸娘。
繁體字:嬸字的繁體字為舍。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嬸字的寫法是“㚾”。
例句:我嬸子今天來我家做客。
組詞:嬸娘、嬸爺、嬸姑、小嬸子。
近義詞:姑母、伯母、阿姨。
反義詞:侄女、外甥女。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