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木居士的意思、木居士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木居士的解釋

對木雕神像的戲稱。 唐 韓愈 《題木居士》詩之一:“火透波穿不計春,根如頭面幹如身,偶然題作木居士,便有無窮求福人。” 清 趙翼 《一枕》詩:“庸福寧求木居士,高蹤或比地行仙。”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木居士"是漢語中一個具有特殊文化内涵的詞彙,其核心含義指代用木材雕刻而成的居士形象。該詞最早見于唐代文獻,韓愈在《題木居士二首》中以"火透波穿不計春,根如頭面幹如身"描述其形态特征。根據《漢語大詞典》釋義,木居士特指"被人神化的木偶",常被民間賦予趨吉避兇的象征意義,反映了古代自然崇拜與人文信仰的融合現象。

從詞源構成分析,"木"強調材質屬性,而"居士"原指居家修行的佛教信徒,二者結合形成拟人化稱謂。宋代《太平廣記》記載,某些地區民衆會将古樹殘根雕琢成形,"設香案祭之,謂之木居士",這種習俗延續至明清時期,在地方志中仍有蹤迹可尋。

在文化象征層面,木居士承載着三重内涵:其一作為自然崇拜的物化載體,其二體現工匠藝術的造像傳統,其三蘊含民間祈福的樸素願望。現代漢語使用中,該詞多出現于古典文學研究領域,如《中國神話傳說詞典》将其歸類為"器物神"範疇,強調其從普通物件到祭祀對象的轉化過程。

網絡擴展解釋

“木居士”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背景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一、基本釋義

“木居士”指對木雕神像的戲稱,帶有調侃或諷刺意味。該詞源自唐代韓愈的《題木居士》詩,描述原本普通的朽木被偶然雕刻成神像後,竟被世人盲目崇拜的現象。

二、詞源與典故

  1. 韓愈詩作
    詩中寫道:“火透波穿不計春,根如頭面幹如身。偶然題作木居士,便有無窮求福人。”通過朽木被神化的故事,諷刺世人迷信偶像的盲目行為。

  2. 結構解析

    • 木:指木頭、木雕;
    • 居士:原指在家修行的佛教徒,此處反諷木像被賦予“居士”身份,暗喻其虛假性。

三、延伸用法

清代趙翼《一枕》詩中也曾引用該詞:“庸福甯求木居士,高蹤或比地行仙”,延續了其諷刺内涵。

四、注意區分

需與另一誤解釋義區分:部分資料将“木居士”拆解為“簡樸修行者”(木指樸素,居士指修行者),但此說法缺乏文獻依據,可能是現代誤讀。


“木居士”本質是對木雕偶像的戲谑稱呼,核心意義在于批判盲目崇拜,而非描述真實人物。其文化内涵主要通過韓愈的詩作傳播,成為文學中的經典隱喻。

别人正在浏覽...

愛恡備用金辨味蒼黯扯腿赤疫低速奉告風厲逢山開道幅巾負老提幼附識公祖父母官修過谪鴻學淮南體互言交錯嬌嬌女極蔔饑不遑食幾将金枝畸士酒力舊瓶裝新酒抉擿款打曠蕪窂浪嶚峭靈扉龍舌草甍棟懵如免的鬧九垓派别潘谷墨賠贈貧乞輕繇薄賦親屬驅掠撒散收虜疏屦搜刮彈性模量桃源客忝眷條解支劈脫離編隊拖拖沓沓下材下層社會遐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