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人之功業成就。 三國 魏 曹植 《潛志賦》:“潛大道以遊志,希往昔之遐烈。”
“遐烈”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基本含義在不同來源中存在一定差異,但核心解釋可歸納如下:
前人之功業成就(主流解釋)
多數文獻如、、、等指出,“遐烈”指前人留下的偉大功業或成就。該詞出自三國時期曹植的《潛志賦》:“潛大道以遊志,希往昔之遐烈。” 此處“希往昔之遐烈”意為追慕先賢的功績。
字義拆解
部分來源(如)提出“遐烈”有“遠離故鄉、離别遼遠”之意,但此釋義缺乏廣泛文獻支持,可能為誤釋或混淆其他詞彙。
該詞多用于古文或書面語,表達對曆史人物功績的追思,例如:“後人常以‘希往昔之遐烈’表達對先賢的敬仰。”
建議以“前人之功業”為核心釋義,其他釋義需謹慎考據。更多用例可參考古典文獻如曹植作品。
《遐烈》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事物或人的遼遠和威猛。它表示範圍極廣且氣勢雄偉。一般用來形容天地自然或者英勇的英雄。
《遐烈》由兩個漢字組成。其中,第一個字“遐”拆分部首為“辶”,總計6個筆畫;第二個字“烈”拆分部首為“火”,總計4個筆畫。
《遐烈》一詞源自于中國古代文學作品《論語》中的“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這句話中的“志士”一詞形容了有遠大志向和堅定意志的人,其中的“士”字在後來演變為“遐”,相當于“士”的另一種古體字寫法。而“遐烈”則由此引申為形容志向遠大、氣勢雄偉的意思。
《遐烈》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遐烈」。
在古代,《遐烈》可能以不同的方式寫出,如“遐烈”、“壐烈”等,并且還會因曆代書法風格的不同而有所變化。
1. 那片遐烈的山川一直延伸到天際,給人一種壯麗激蕩的感覺。
2. 這位英勇的将軍以其遐烈的氣勢震懾着敵人。
3. 這部宏偉的史詩電影以遐烈的場景和動作場面震撼了觀衆。
1. 組詞:
遐想、烈日、遐迩、壯烈。
2. 近義詞:
威武、雄偉、壯麗、宏偉、豪壯。
渺小、溫和、柔弱、溫順、細小。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