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老提幼的意思、負老提幼的詳細解釋
負老提幼的解釋
見“ 負老攜幼 ”。
詞語分解
- 負的解釋 負 (負) ù 馱,背(坕 ):負米。負疚。負重。如釋重負。負荊請罪。 擔任:擔負。負責。負累(噄 )。負罪。負荷。忍辱負重。身負重任。 仗恃,依靠:負隅頑抗。自負(自以為了不起)。 遭受:負傷。負屈
- 幼的解釋 幼 ò 年紀小,初出生的:幼兒。幼蟲。幼苗。幼年。 小孩兒:幼教(刼 )。幼師。扶老攜幼。 對兒童愛護:“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長老 筆畫數:; 部首:幺;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負老提幼”是一個古代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綜合解析:
一、基本釋義
指百姓在戰亂或災荒中背着老人、帶着孩童逃難的場景,形容大規模流離失所的悲慘景象。
二、出處與演變
- 最早記載:出自東漢趙晔《吳越春秋·吳太伯傳》,“邠人父子兄弟相帥負老攜幼揭釜甑而歸”。
- 文獻引用:宋代《雲笈七籤》卷十九進一步描述為“道路不通,負老提幼,散流他方”。
- 異體形式:也作“負老攜幼”,兩者含義相同。
三、用法與特點
- 語法功能:多作謂語或定語,用于描寫群體逃難場景。
-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但語境多含悲怆意味。
- 近義詞:扶老攜幼(區别在于“扶”強調主動照顧,“負”側重被迫逃亡)。
四、典型語境
常與“水旱蝗災”“兵革并起”等描述災害戰亂的詞彙連用,如:“當期之世,五谷饑貴,人民疾疫,負老提幼流散他方”。
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古籍原文,可參考《吳越春秋》《雲笈七籤》等文獻,或訪問漢典、滬江詞典等權威平台。
網絡擴展解釋二
《負老提幼》是一個常見的中文詞組,意思是年長者負責年幼者的照顧和教育。下面來詳細解釋一下這個詞組的構成和含義。
拆分部首和筆畫:詞組《負老提幼》的第一個字是“負”,部首是貝,總共有8畫;第二個字是“老”,部首是老,總共有6畫;第三個字是“提”,部首是手,總共有12畫;第四個字是“幼”,部首是幺,總共有5畫。
來源和繁體:《負老提幼》這個詞組出自《論語》,原文是“負喪者負其所有,而後與之;同好者樂其所樂,而後與之”。相傳是孔子提倡的一種家庭教育觀念,強調親情和家庭責任。在繁體字中,“負老提幼”這個詞組的寫法和簡體字一樣。
古時候漢字寫法:古時候漢字寫法多樣,但在《負老提幼》這個詞組中使用的字形與現代漢字相同。
例句:他是一個負老提幼的好爸爸,非常關心和照顧孩子的成長。
組詞:《負老提幼》是一個詞組,暫時沒有與之相關的組詞。
近義詞:類似于《負老提幼》的詞語有“尊老愛幼”、“敬老尊幼”、“關懷弱小”等。
反義詞:與《負老提幼》意思相反的詞語可以是“忽略老幼”、“冷漠無情”等。
希望這些簡短的解釋能幫到你!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