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幕府制度的意思、幕府制度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幕府制度的解釋

日本封建時代的一種軍事集權政治制度。在這一制度下,統治大權歸封建武士首領“将軍”,天6*皇形同虛設。因将軍居處稱為“幕府”,所以稱“幕府制度”。從1192年開始,曆經鐮倉幕府、室町幕府、江戶幕府,至1868年明治維新前結束。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幕府制度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幕府制度是中國古代及日本曆史上重要的政治軍事制度,其核心含義可結合漢語詞典釋義與曆史背景闡釋如下:

一、漢語詞典釋義

  1. 字義溯源

    • 幕:本義指覆蓋用的帷帳,《說文解字》釋為“帷在上曰幕”,引申為将帥治事的處所(如“幕府”)。
    • 府:指官吏辦公或儲藏文書之地,《玉篇》注為“聚也,官舍也”。
    • 幕府:原指古代将軍的府署(《古代漢語詞典》),後特指日本武士政權中樞。
  2. 制度定義

    幕府制度是以軍事統帥為核心,架空中央朝廷的統治模式。其本質是武士階層通過軍事力量掌控實權,形成“武家政治”體系,天皇或君主僅保留象征性地位(王金林《日本武士史》)。


二、曆史特征與運作機制

  1. 權力結構

    • 二元統治:天皇名義統治(公家政權)與幕府實際執政(武家政權)并存,幕府首領“征夷大将軍”總攬軍、政、司法權(網野善彥《日本社會的曆史》)。
    • 分封體系:通過“禦家人制”“守護地頭制”分配土地,控制地方武士(《國史大辭典》)。
  2. 代表性時期

    • 日本鐮倉幕府(1185-1333):源賴朝創立,首建武士中央政權。
    • 室町幕府(1336-1573):足利氏建立,強化守護大名自治。
    • 江戶幕府(1603-1867):德川家康推行鎖國政策,确立幕藩體制(山本博文《江戶幕府》)。

三、與中國“幕府”的差異

  1. 中國語境

    漢代至清代,“幕府”指将領或地方高官的私人參謀機構(如李鴻章淮軍幕府),屬非正式行政系統(瞿同祖《清代地方政府》)。

  2. 日本轉型

    平安時代後期,武士集團将“幕府”發展為國家最高權力機關,形成獨特的世襲軍事政府(李卓《日本家制度研究》)。


四、曆史影響與終結


權威參考文獻

  1. 王金林. 《日本武士史》. 上海三聯書店.
  2. 網野善彥. 《日本社會的曆史》. 岩波書店.
  3. 山本博文. 《江戶幕府》. 講談社.
  4. 瞿同祖. 《清代地方政府》. 法律出版社.
  5. 《國史大辭典》. 吉川弘文館.

網絡擴展解釋

幕府制度在不同曆史背景下有兩種主要含義,需結合中日兩國曆史背景分别解釋:

一、日本幕府制度(軍事集權政權)

  1. 定義與核心特征
    是日本封建時代由武士首領(将軍)掌握實權的軍事集權政治制度。天皇名義上保留地位,但實際統治權歸将軍。

  2. 曆史階段

    • 鐮倉幕府(1192-1333年):源賴朝創立首個幕府政權
    • 室町幕府(1336-1573年):足利尊氏建立,後期陷入戰國分裂
    • 江戶幕府(1603-1868年):德川家康開創,實行鎖國政策
  3. 終結标志
    1868年明治維新後,政權歸還天皇,幕府制度瓦解。

二、中國幕府制度(行政輔助體系)

  1. 起源與演變
    原指古代将軍出征時的臨時府署(因用帳幕得名),後演變為地方軍政長官自聘僚屬的行政體系。

  2. 結構特點

    • 非正式官僚體系:幕僚不入正規官制,由主官自主招募
    • 職能範圍:涵蓋參謀決策(如諸葛亮)、文書處理(如師爺)、外交接待等
    • 典型時期:明清時期師爺制度達到鼎盛
  3. 特殊作用
    彌補了科舉制官員實務能力不足的缺陷,在地方治理中承擔實際行政運作。

概念辨析

兩者雖同名但本質不同:日本是中央政權更替形态,中國是地方行政輔助機制。日語"幕府"直接借自漢語詞彙,但發展出完全不同的政治内涵。

别人正在浏覽...

案堵如故班筆不麛不卵不如差品叉燒肉撐犁孤塗赤腳大仙觸鬭蠻争出口傷人出相麤悴轓車風旆奉玄幹貌關懷備至歸勳好逑黃陸患氣窖菜驕易金波警長矜谑繼嗣舊瓶新酒喀布爾雷抃冷土荒堆柳昏花暝隆禮龍天輪生鳥旟排鐘攀例平日遣員期諾宂吏山溝上下翻騰時徇雙距説诨經桃核扇通谕通贓過付蜿蜑枉伏蔚然成風俠牀現代五項象度纖秀先猷小戴霄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