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幕府制度的意思、幕府制度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幕府制度的解釋

日本封建時代的一種軍事集權政治制度。在這一制度下,統治大權歸封建武士首領“将軍”,天6*皇形同虛設。因将軍居處稱為“幕府”,所以稱“幕府制度”。從1192年開始,曆經鐮倉幕府、室町幕府、江戶幕府,至1868年明治維新前結束。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幕府制度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幕府制度在不同曆史背景下有兩種主要含義,需結合中日兩國曆史背景分别解釋:

一、日本幕府制度(軍事集權政權)

  1. 定義與核心特征
    是日本封建時代由武士首領(将軍)掌握實權的軍事集權政治制度。天皇名義上保留地位,但實際統治權歸将軍。

  2. 曆史階段

    • 鐮倉幕府(1192-1333年):源賴朝創立首個幕府政權
    • 室町幕府(1336-1573年):足利尊氏建立,後期陷入戰國分裂
    • 江戶幕府(1603-1868年):德川家康開創,實行鎖國政策
  3. 終結标志
    1868年明治維新後,政權歸還天皇,幕府制度瓦解。

二、中國幕府制度(行政輔助體系)

  1. 起源與演變
    原指古代将軍出征時的臨時府署(因用帳幕得名),後演變為地方軍政長官自聘僚屬的行政體系。

  2. 結構特點

    • 非正式官僚體系:幕僚不入正規官制,由主官自主招募
    • 職能範圍:涵蓋參謀決策(如諸葛亮)、文書處理(如師爺)、外交接待等
    • 典型時期:明清時期師爺制度達到鼎盛
  3. 特殊作用
    彌補了科舉制官員實務能力不足的缺陷,在地方治理中承擔實際行政運作。

概念辨析

兩者雖同名但本質不同:日本是中央政權更替形态,中國是地方行政輔助機制。日語"幕府"直接借自漢語詞彙,但發展出完全不同的政治内涵。

網絡擴展解釋二

幕府制度

幕府制度是指古代日本一種特殊的統治制度,由将軍領導的軍事政權掌握實際政權。幕府制度源于中國的封建制度,在日本由于戰國時代長期動亂而發展起來。

拆分部首和筆畫

幕 (白、巾) + (廣、廠) + 士 (士)

府 (廣、廠) + (人)

共計11畫

來源

幕府制度在日本的發展始于1185年,當時武士源義經在日本國内平定戰亂,成為實際掌握政權的将軍。源義經的後代源氏家族建立了鎌倉幕府,将政權固定于日本國内。

繁體

幕府制度的繁體字為幕府制度。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漢字寫作幕府制度。

例句

江戶幕府制度是日本近代封建制度的典型代表。

組詞

府廳、幕僚、明治維新、幕門

近義詞

幕府制度的近義詞包括幕末決定論、封建制度。

反義詞

幕府制度的反義詞為皇權制度。

别人正在浏覽...

捱三頂五按甲寝兵阿q正傳碧眼胡兒駁問常處鬯浃昌言骣騎癡腹抽擇出玖篡亂吊惜地方色彩定常流督府額慶封秩覆訊各白世人關檢環聽誨心甲日讦害進去近禦季商韭黃擊軋卷卷舉疏略情良訊涖職娩媚扭轉匿怨蟠繞跑槽炮台鋪潦牆進千裡姻緣使線牽棋高一着縛手縛腳啓沃氣誼相投趨操禳星商計山藻聲家順風旗順極湯婆子尪伛無針難引線小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