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府的意思、督府的詳細解釋
督府的解釋
[a military office] 軍府
詳細解釋
軍府;幕府。《北史·崔伯謙傳》:“ 文襄 将之 晉陽 ,勞之曰:‘卿騁足 瀛 部,已著康歌。督府務總,是用相授。’” 宋 曾鞏 《寄郓州邵資政》詩:“督府恩容久,芳箋訊問頻。”
詞語分解
- 督的解釋 督 ū 察看;監管:監督。督辦。督導。督察。督促。督師。督率(刬 )(亦作“督帥”)。督戰。督學。 責罰:督過(督察責備)。督責。 古代将官名:都督。督郵。督護。總督。提督。督撫。 筆畫數:; 部首
- 府的解釋 府 ǔ 儲藏文書或財物的地方:府庫。天府。 舊時封建貴族和官僚的主宅,泛指一般人的住宅:府邸。府第。王府。府上。 中國唐代至清代的行政區域名,等級在縣和省之間:開封府。府尹。府治。府試。首府。 國家行
網絡擴展解釋
“督府”是古代中國官制中的重要概念,其含義在不同曆史時期有所演變,主要可從以下方面理解:
一、基本定義
“督府”指由中央政府委派、負責監督或管理地方事務的官員或機構。其核心職能包括維護政治穩定、促進經濟發展及調解地方糾紛。
二、曆史演變與職能
-
早期軍事屬性
唐代以前,“督府”常指軍府或幕府,如《北史》記載的“督府務總”及宋代曾鞏詩中“督府恩容久”,均體現其軍事管理職能。
-
明清時期的行政中樞
清代“督府制”發展成熟,成為地方軍政核心。例如直隸總督府(今河北保定)作為九大總督駐地之一,統管直隸地區軍政要務,參與鴉片戰争、太平天國等重大事件決策。此時督府權力高度集中,甚至影響中央與地方關系,為近代軍閥割據埋下伏筆。
-
與唐代制度的區别
唐代邊疆設“都督府”負責軍事防禦,而“都護府”則兼具行政與邊防職能,兩者地位高于專管少數民族的“羁縻府州”。
三、比喻與延伸用法
該詞也用于比喻權威管理機構或個人,如“部門主任如督府般監督工作”。
四、曆史意義
督府制度體現了古代中央集權與地方分權的博弈,尤其在清朝,通過“督府同城分治”等設計強化控制,但也因權力矛盾影響政令執行。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案例(如直隸總督府曆任官員),可參考、10的詳細曆史記錄。
網絡擴展解釋二
《督府》這個詞是指古代中國的地方行政機構。它由兩個部分組成:「督」和「府」。 「督」是由「目」和「史」組成,表示監督、管理之意;而「府」則是指行政機構、政府之意。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繁體字中,「督府」的寫法保持不變。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督府」的寫法也沒有太大差異。它仍然保持着現代所使用的形式。這個字組成的詞語頻繁出現在古代文獻中,描述了地方行政機構的運作方式和職責。
以下是一個關于「督府」的例句:
- 在古代,各地的督府負責監督地方的經濟狀況和行政管理。
- 督府一直是地方行政的核心機構,它承擔着保障民生和社會穩定的重要責任。
與「督府」相關的詞語有「巡撫」、「總督」等。他們都是古代中國的行政機構名稱,代表了不同層級和職責範圍的地方行政機構。
「督府」的反義詞無法确定,因為它代表了一種特定類型的行政機構,而不是一個具體的概念或屬性。因此,它沒有一個明确的反義詞。
希望以上回答對您有幫助!如果有任何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