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明治的意思、明治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明治的解釋

(1).修明政事。 漢 桓寬 《鹽鐵論·相刺》:“天設三光以照記,天子立公卿以明治。”《魏書·世宗紀》:“任賢明治,自昔通規;宣風贊務,實惟多士。”

(2). 日本 天6*皇 睦仁 的年號(公元1868-1912年)。 魯迅 《現代日本小說集·關于作者的說明》:“ 夏目 的著作……輕快灑脫,富于機智,是 明治 文壇上的 新江 戶藝術的主流,當世無與匹者。” ********* 《日本的文化生活》:“ 明治 維新,到現在不過七八十年,而整個國家的進步,卻盡可以和有千馀年文化在後的 英 法 德 意 比比。”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明治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明治”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主要可分為以下兩方面:

一、中文語境中的含義

  1. 基本詞義
    由“明”(光明、清楚)和“治”(治理、管理)組成,表示“修明政事”或“明亮而有治理的時代”,常用來形容社會秩序井然、管理高效的時期。例如:“明治生まれの人”指生于明治時代的人。

  2. 作為人名或名字寓意
    在中文姓名中,“明治”寓意光明磊落、治理有方,象征個人能力出衆且前途光明。


二、日本曆史中的年號

  1. 年號來源與含義
    出自《易經》中“聖人南面而聽天下,向明而治”,意為“開明的統治”。1868年,日本明治天皇睦仁即位後改元“明治”,推行著名的明治維新,開啟近代化改革。

  2. 時間範圍與影響
    明治時期為1868年至1912年,是日本從封建制度向現代化國家轉型的關鍵階段,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等多領域革新。


“明治”在中文中強調治理與光明,而作為日本年號則承載了曆史變革的深刻意義。如需進一步了解明治維新的具體事件,可參考相關曆史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明治的意思:

《明治》是一個日本詞彙,可以指代明治時期,即日本曆史上從1868年至1912年間的一個時期。這個詞彙也可以表示明治天皇,明治時代的國王。

拆分部首和筆畫:

《明治》這個詞的部首是日字旁,有4個筆畫。

來源:

《明治》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漢字。它的意思是“明亮的治理”,表達了明治時期日本進行近代化改革、發展和重建的願景。

繁體:

《明治》這個詞在繁體字中是「明治」。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明治」可以寫作「明寺」。這種寫法在古籍和碑刻等上可以見到。

例句:

1. 明治時期是日本現代化的起點。

2. 在曆史上,明治天皇對日本的發展和改革做出了重要貢獻。

組詞:

明治時期、明治天皇、明治維新、明治政府、明治時代

近義詞:

日本近代化時期、日本明治時代、明治時代

反義詞:

江戶時代、大正時代、昭和時代、平成時代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