銗镂的意思、銗镂的詳細解釋
銗镂的解釋
古銅器名。釜屬。熟食器。
詞語分解
- 銗的解釋 銗 ó 〔鏂銗〕見“ 鏂”。 銗 à 古同“缿”,古代一種接受告密文書或儲蓄錢币用的器具,腹大口窄,東西放進去不易從入口處取出:“投銗購告言奸。” 筆畫數:; 部首:釒; 筆順編號:
- 镂的解釋 镂 (鏤) ò 雕刻:镂花。镂刻。镂空。镂骨銘心(喻感激或牢記不忘)。镂月裁雲(喻巧奪天工的制作)。镂塵吹影(喻徒勞)。 可供刻镂用的剛堅的鐵。 古同“漏”,孔穴。 筆畫數:; 部首:钅;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銗镂(hóu lòu)是漢代常見的青銅器名稱,主要用于盛酒。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釋:
-
器名來源與用途
- 器名取自蓋頂形似山巅岖嵝(嶙峋陡峭)的造型。
- 最初被誤稱為“提梁壺”“提梁杯”等,後根據出土銘文及文獻考證更正為“銗镂”。
- 主要作為盛酒器,也有記載可用于儲存錢币或投遞密信(類似“缿”)。
-
結構與特征
- 由器蓋、器身、提梁組合而成,通高約17.5厘米。
- 器蓋:敞口淺杯狀,尖唇弧沿,頸部較高;
- 提梁:雙向龍頭造型,通過銅鍊與器身橋鼻鈕相連;
- 器身:圓形腹底,底部有三蹄形矮足。
-
文化意義
- 作為西漢特有器型,其複合結構與精細雕刻(如龍首提梁)反映了漢代青銅鑄造工藝的高超水平。
- 部分學者認為其設計兼具實用性與象征性,山形蓋可能寓意對仙境的向往。
注:關于“銗镂”的簡體寫法及讀音,部分低權威來源存在争議,建議以博物館及考古研究(如)的表述為準。
網絡擴展解釋二
《銗镂》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銗镂》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指金屬制品或藝術品上使用刻镂技術雕刻出的紋飾或圖案。
拆分部首和筆畫
《銗镂》這個詞的部首是金(钅)和鹿(鹿字頭),總計14個筆畫。
來源
《銗镂》是由兩個漢字組合而成。其中,“銗”是一個繁體字,表示金屬制品上的紋飾;“镂”指的是在金屬制品上雕刻或刻削出花紋或圖案。
繁體
《銗镂》作為一個漢字詞語,是一個繁體字,沒有簡體字對應。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有很多與現代不同的寫法。比如,“銗”在古代漢字中的寫法是“鏃”;“镂”在古代漢字中的寫法是“镂”。
例句
1. 這把刻有銗镂紋飾的古劍非常珍貴。
2. 他擅長于用銗镂技術雕刻金屬制品。
組詞
1. 銗鱗:金屬制品上雕刻出的魚鱗狀花紋。
2. 镂金:在金屬表面上雕刻出花紋。
近義詞
雕刻、雕镂、刻畫
反義詞
平整、光滑、無紋飾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