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bottom of one’s heart]∶心裡
從心底裡感到親切
(2) [intention] 〈方〉∶存心;心地
這個人心底好
心裡,内心深處。 南朝 梁 江淹 《愛遠山》詩:“欷美人於心底,願山與川之可涉。” 魯迅 《野草·過客》:“我不願看見他們心底的眼淚,不要他們為我的悲哀!” 峻青 《海嘯》第一章:“這個平時沉默寡言的人,心底是那麼淳樸憨厚。”
“心底”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xīn dǐ,其含義可從以下兩個方面詳細解釋:
基本定義
指人的心裡或内心深處,強調情感或思想的最真實層面。例如“從心底感到親切”。
該詞常與“深處”連用,如“埋藏在心底”,突出情感的隱蔽性和深刻性。
文學來源
最早見于南朝梁江淹的《愛遠山》詩句:“欷美人于心底”,借景抒情表達内心深藏的思念。
方言用法
在部分地區(如北方方言)中,可表示“存心”或“本性”。例如“這個人心底好”指其本性善良。
需注意語境,此類用法多用于口語。
使用示例
如造句:“她把痛苦埋在了心底”(表真實情感);“他的心底純良”(表本性)。
“心底”既可描述情感的深度(如“心底的秘密”),也可在方言中評價人的品性(如“心底善良”)。其雙重含義使其廣泛用于文學、口語及情感表達場景。
《心底》這個詞指一個人内心深處的感受、想法和意識。它代表了人們真正的心靈世界,不受外界幹擾和表面上的表達所影響。
《心底》這個詞是由部首“心”和“底”組成的。其中,“心”是由4個筆畫組成,而“底”則是由8個筆畫組成。
《心底》一詞源自漢語,并且在繁體字中保持相同的寫法,即「心底」。
在古代漢字中,寫作《心底》的寫法與現代漢字沒有明顯的區别。
1. 他表面上看起來很平靜,但從他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一絲悲傷在心底潛藏。
2. 她無法将她的真實感受說出來,隻能深藏在心底。
心底溫暖、心底柔軟、心底感激、心底深處、心底喜悅
内心、心靈、心境、思緒、情感
表面、外表、外觀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