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陛奏的意思、陛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陛奏的解釋

在殿廷上向皇帝當面進言。《太平廣記》卷一七四引 唐 胡璩 《譚賓錄·崔仁師》:“ 崔仁師 為度支郎中,嘗陛奏度支錢物數千言,手不執本。 太宗 怪之,令 杜正倫 賫本, 仁師 對唱,一無差殊。”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陛奏”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具體含義和用法如下:

1.基本解釋

陛奏(bì zòu)指在殿廷上向皇帝當面進言,屬于古代官員向君主直接陳述意見的正式行為。

2.出處與例證

《太平廣記》卷一七四記載,唐代官員崔仁師任度支郎中時,曾“陛奏度支錢物數千言,手不執本”,即當面向唐太宗口頭彙報財政事務,且無需持文書,展現其記憶與條理。

3.應用場景

該詞多用于描述官員在正式場合向皇帝直接陳述的禮儀性行為,強調君臣對話的莊重性。例如,唐代制度中,重要事務需通過“陛奏”形式呈報,而非僅以文書傳遞。

4.擴展說明

“陛奏”體現了古代官僚體系中的溝通方式,既要求官員熟悉事務細節(如崔仁師對財政數據的精準記憶),也凸顯君主的權威性(需當面聆聽并決策)。

網絡擴展解釋二

陛奏(bì zòu)是一個中文詞彙,由兩個字組成。它的拆分部首是“阝”和“隹”,共計10畫。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它是由“陛”和“奏”兩個字組合而成的。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沒有變化。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字形可能有所差異,但基本保持了現代形态。以下是一個例句:他在王宮的大殿上奏響了陛奏樂曲。陛奏可以和其他詞組合,形成詞語,例如:陛下、奏章等。它的近義詞是“奏”、“奏樂”,而反義詞暫時未知。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