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素牍的意思、素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素牍的解釋

猶素書。指書劄。亦指書籍。 晉 陶潛 《自祭文》:“欣以素牘,和以七弦。” 逯欽立 校注:“素牘,指書籍。”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素牍,漢語詞彙,指未經裝飾的簡牍或書信,常見于古代文獻。其釋義可從以下角度展開:

一、基本釋義

“素牍”由“素”與“牍”組合而成。據《漢語大詞典》,“素”指未染色的絲帛,引申為質樸、不加修飾;“牍”為古代書寫用的木簡,後泛指文書、信件(來源:《說文解字注》)。合稱指代素簡、未加華飾的文字載體。

二、曆史語義演變

  1. 先秦兩漢:多指實際書寫材料,如《文心雕龍·書記》載“短簡編牒,如葉在枝,原始要終,疏而不漏”,以素牍喻樸素文書(來源:《中國古典文學理論集成》)。
  2. 唐宋以後:漸含文學意象,如白居易“素牍晨披,青缣夜閱”詩句,強調文字内容的清雅(來源:《全唐詩校注》)。

三、文獻應用實例

《後漢書·列女傳》記載班昭“執素牍以畢志”,體現其作為書寫載體的功能;清代章學誠《文史通義》稱“素牍傳心,不以華藻為工”,則側重其質樸内涵(來源:《古代文書學》)。

四、現代語義延伸

當代研究中,“素牍”被納入古籍修複術語,特指未施膠礬的宣紙仿古材料(來源:《文物保護技術手冊》)。

網絡擴展解釋

“素牍”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1. 基本詞義
“素牍”指代書籍或書劄,其中“素”指未染色的白色絲帛,引申為樸素、本色;“牍”是古代書寫用的木簡或竹簡。組合後多指未加裝飾的書籍或信函。

2. 出處與例句
該詞最早見于晉代陶淵明的《自祭文》:“欣以素牍,和以七弦。” 此處的“素牍”指書籍,表達作者以讀書撫琴為樂的生活态度。

3. 構成分析

4. 現代使用
現代漢語中該詞已不常用,多見于古典文學研究或引用古籍的場景,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指書籍還是書信。

别人正在浏覽...

般擔壁虎才明操節當頭人大綏得手砥世端崖法馬防守奮翼腹肌高談雄辯根譜觥籌供電庋縣海鹾寒年懷德諱疾忌醫胡厮哝叫名戒晨精盡金家闿闡老年尊戀三宿笭箵臨盆旒紞門洞盟質抿子烹治屏畏譬諸期合頃刻輕靈侵冤桡散日域上兵伐謀甥壻食櫑水筩庶幾題旨通才練識桐杖兔罟威攝汙僈顯庸小家婆心不在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