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誓命的意思、誓命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誓命的解釋

(1).約束警戒之辭。《禮記·郊特牲》:“蔔之日,王立于澤,親聽誓命,受教諫之義也。” 孫希旦 集解:“誓命,謂戒王以失禮之譴也。郊天至重,故王亦受誓戒。” 三國 魏 曹操 《請恤郭嘉表》:“至於臨敵,發揚誓命,兇逆克殄,勳實繇 嘉 。”

(2).誓志效命。《文選·顔延之<陽給事诔>》:“而 瓚 誓命沉城,佻身飛鏃,兵盡器竭,斃于旗下。” 呂向 注:“誓,約言也……言 瓚 自約命沉城下。” 宋 王禹偁 《求緻仕第一表》:“驟居相輔,捐軀誓命,不後他人。”

(3).誓和命。《尚書》文體名。《<書>序》:“典謨訓誥誓命之文,凡百篇。” 宋 秦觀 《國論》:“臣願陛下具以意作為明詔,丁寧反覆,如古訓誥誓命之文。” 田北湖 《論文章源流》:“《尚書》之文,訓誥誓命,遺留在於秘府,述而不作,一家一人,自為詞繫,蔔史之典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誓命”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需結合不同語境理解。根據權威資料(),主要包含以下三層解釋:

一、核心含義解析

  1. 約束警戒之辭
    指古代禮儀中的告誡性言辭,常見于祭祀、軍事等莊重場合。如《禮記·郊特牲》記載,周王在占卜祭祀時會親自聽取“誓命”,接受對失禮行為的警示()。

  2. 誓志效命
    表示以生命為代價履行承諾的決心,多用于忠義語境。例如《文選·陽給事诔》中描述将領“誓命沉城”,即指其誓死守城()。

  3. 《尚書》文體名
    指《尚書》中“誓”與“命”兩種文體的合稱。“誓”為戰争動員令(如《甘誓》),“命”為君主诏令(如《文侯之命》)()。

二、補充說明

三、使用建議

若需引用古籍含義,建議優先采用前三種解釋;現代語境中使用時,需注意語義的明确性。更多例證可參考《禮記》《尚書》等文獻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誓命》的意思

《誓命》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立下誓言,決心奮鬥到底,甚至不惜生命。

拆分部首和筆畫

《誓命》的拆分部首是言字底的讠(讠為左側的話的意思)和心(心為右側的心的意思),共有12畫。

來源和繁體

《誓命》一詞源于古代漢字,是一種傳統的漢語詞語。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為「誓命」。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誓命」的寫法與現代相似,都是使用讠和心兩個部首組成,字形略有變化。

例句

1. 他發誓要為國家的繁榮做出自己的貢獻,并願以誓命來捍衛國家的利益。

2. 這位勇士誓命要保護村莊的安全,甯願付出自己的生命。

組詞

誓言、誓約、誓死、誓言的、誓約的

近義詞

誓詞、宣誓、誓約

反義詞

違背誓言、背離誓約、放棄誓命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